摘要
目的:通过正常颅脑CT扫描图像,对枕骨蛛网膜颗粒压迹进行研究。方法:选择3000例正常颅脑CT图像,男女各1500例,分9个年龄组,在骨窗上观察枕骨蛛网膜颗粒压迹的存在、数目、形态和分布,并对其深径和横径进行测量统计。结果:枕骨蛛网膜颗粒压迹最早见于8个月,3岁后明显增多,总发生率为43.1%,压迹多数为1个,少数为2个,以单侧出现最常见,压迹横径和深径平均值分别为10.5mm和4.5mm,压迹随年龄增长而增大。压迹外侧缘与中线距离平均为10.7mm,最远可达27mm。枕骨蛛网膜颗粒压迹在CT上表现为半圆形、半卵圆形或浅弧形,少数可呈穿凿样骨质缺损,深达板障或外板。结论:枕骨蛛网膜颗粒压迹常见,认识其CT表现对与枕骨破坏性病变的鉴别非常重要。
关键词
枕骨 /
蛛网膜 /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罗 琳;鱼博浪;张 明.
枕骨蛛网膜颗粒压迹的CT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3, 14(4): 237-239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title}}
{{custom_sec.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