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诊断价值

陈大朝;许乙凯;赵云辉;吴元魁;方挺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4, Vol. 15 ›› Issue (2) : 91-94.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4, Vol. 15 ›› Issue (2) : 91-94.
论著

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诊断价值

  • 陈大朝,许乙凯,赵云辉,吴元魁,方挺松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分析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表现特点,并对其发生及MRI诊断价值进行讨论。材料与方法:本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7~59岁,平均32.5岁。MR扫描采用SE序列T1WI、T2WI矢状面和轴面扫描。6例加做MR增强扫描。结果:18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按Nabors方法分为3型:Ⅰ型为不伴神经根纤维的硬脊膜外囊肿,又分2个亚型:Ⅰa型和Ⅰb型。其中椎管内硬膜外脊膜囊肿(Ⅰa型)3例,骶管内脊膜囊肿(Ⅰb型)8例;Ⅱ型为伴神经根纤维的硬脊膜外囊肿(3例);Ⅲ型为椎管内硬膜下脊膜囊肿(4例)。椎管内脊膜囊肿可为长条状囊袋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形等,囊液信号与脑脊液信号相似,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可引起椎管扩大,并致脊髓或椎体受压,引起硬膜外脂肪移位。结论:MRI是椎管内脊膜囊肿最好的检查方法之一,其影像表现较具特征性,正确认识其MR征象能达到术前诊断,并指导治疗。

关键词

蛛网膜囊肿 / 磁共振成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陈大朝;许乙凯;赵云辉;吴元魁;方挺松. 椎管内脊膜囊肿的MRI诊断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4, 15(2): 91-94
中图分类号: R739.42    R445.2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