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 CE-MRA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价值

刘 崎;陆建平;王 飞;王 莉;田建明;曾 浩;金爱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1) : 23-26.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1) : 23-26.
论著

3D CE-MRA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价值

  • 刘 崎,陆建平,王 飞,王 莉,田建明,曾 浩,金爱国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评价三维增强MR血管造影(3D CE-MRA)及其后处理技术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D)腔内隔绝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38例行腔内隔绝术的B型AD患者术前采用3D CE-MRA评估,3D CE-MRA用屏气超快速三维梯度回波序列(3D FISP)(Gd-DTPA 0.2mmol?蛐kg,1个回合扫描时间20s),工作站上三维重建。结果:①3D CE-MRA显示所有38例AD的真假腔及夹层范围,真、假腔区分准确率100%。②3D CE-MRA对初始破裂口及再入口的显示率为100%,对所有破裂口的总体显示率为92.9%。③3D CE-MRA显示的初始破裂口与DSA一致者36例(准确率94.7%)。对近端瘤颈长度、初始破裂口大小及降主动脉真腔各部位内径的测量值,两者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3D CE-MRA选择内支架的准确性为100%。④腹主动脉分支中,累及肾动脉15例(39.4%),腹腔动脉干5例,肠系膜上动脉3例;11例仅累及1支,5例累及2支或3支。⑤38例中12例(31.6%)假腔内有明显血栓。结论:3D CE-MRA对Stanford B型AD的充分显示及各种数据的准确测量,对腔内隔绝术的病例选择、方案制定、术前准备及术中操作均具有较高的指导价值。

关键词

动脉瘤 / 夹层 / 主动脉 /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 崎;陆建平;王 飞;王 莉;田建明;曾 浩;金爱国. 3D CE-MRA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的价值[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1): 23-26
中图分类号: R543.16    R445.2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