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作用

孙羽中鹏;范国光;孙宝海;叶滨宾;郭启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8) : 421-424.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8) : 421-424.
论著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作用

  • 孙羽中鹏1,范国光1,孙宝海1,叶滨宾2,郭启勇1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脑胶质瘤诊断及判断预后中的作用。材料与方法:对21例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患者行DWI及常规MR检查,对其中12例进行随访。分别测量肿瘤实质部分、肿瘤坏死囊变区、肿瘤周边区域以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区的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及相对ADC值。分析镜下肿瘤标本的细胞构成。结果:①肿瘤各部分ADC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囊变坏死部分、瘤周水肿部分、肿瘤实质部分、正常脑白质。②胶质瘤实质部分的ADC值及rADC值均与肿瘤细胞构成呈负相关(P<0.01,r=-0.739;P<0.01,r=-0.748)。③低级胶质瘤(I~II级)组的平均ADC值及rADC值均高于高级胶质瘤(III~IV级)组平均ADC值(P<0.01)。④12例术后复查患者中5例复发组原发肿瘤瘤周区域ADC值低于7例无复发组肿瘤瘤周区域ADC值(P<0.01)。结论:DWI能够反映胶质瘤的细胞构成,对于低级与高级胶质瘤之间的术前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瘤周ADC值可能为评价胶质瘤的侵袭性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 脑肿瘤 / 磁共振成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孙羽中鹏;范国光;孙宝海;叶滨宾;郭启勇.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脑胶质瘤诊断中的作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8): 421-424
中图分类号: R739.41    R445.2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