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10, Vol. 21 ›› Issue (4) : 293-295.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10, Vol. 21 ›› Issue (4) : 293-295.
短篇论著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分析和总结暂时性小肠套叠的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2009年1月经超声诊断为暂时性小肠套叠的23例住院或门诊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超声特点及其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23例患儿中,临床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7例,呕吐6例,腹泻13例,其表现可独立存在或合并存在。在超声表现上,套叠平均长度为(2.8±0.6)cm,范围1.6~3.9cm。平均直径为(1.7±0.2)cm,范围1.3~2.2cm,外层肠壁的平均厚度为3.4mm,范围2.9~4.3mm。所有患儿经超声检查证实均具有自发复位的特性。结论: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特点为同心圆直径较小(<2.2cm)、套入长度较短(<4cm)、无肠壁水肿和病理性先驱物。因其均具有自发复位的特性,临床上可采取保守治疗,重复超声检查,而不需要手术治疗。

关键词

肠套叠 / 超声检查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 小儿暂时性小肠套叠的超声表现及其临床特点[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4): 293-295
中图分类号: R574.3    R445.1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