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首页
关于期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22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1-10-20
全选
|
论著
Select
高、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瘤周区CTP研究
袁 涛;王巍巍;全冠民;赵 宁;高丽娟
. 2011, 22(10): 685-6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区CT灌注成像(CTP)参数的差异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对30例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脑星形细胞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10例、高级别星形细胞瘤20例)行术前CT平扫、增强及CTP检查,测量强化区近侧1cm处或低强化区距边缘1cm处的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及脑血管表面通透性(PS)值。比较高、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瘤周区CTP参数差异。对照影像学,采用肿瘤切除前活检的方法取得标本,观察瘤周区病理表现。结果: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区CBF、CBV、MTT及PS值高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区。CBF、CBV、MTT及PS值,高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区分别为(50.05±14.05)ml?蛐(min·100g)、(3.50±1.79)ml?蛐100g、(5.84±2.95)s及(1.23±1.75)ml?蛐(min·100g),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区分别为(25.20±8.67)ml?蛐(min·100g)、(1.61±0.68)ml?蛐100g、(4.83±1.63)s及(0.33±0.27)ml?蛐(min·100g),二组间CBF、CB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上,高级别与低级别星形细胞瘤瘤周区均可见散在肿瘤细胞,前者肿瘤细胞密度较大、血管较多。结论:高级别与低级别脑星形细胞瘤瘤周区CBF、CBV有明显差别,其病理基础不同。
Select
MR 3D-FIESTA序列对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显示情况及意义
安 奇;杨 靖;朱 越;黄立新;周 军
. 2011, 22(10): 689-6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MR 3D-FIESTA序列对动眼神经海绵窦段进行解剖显示与研究,为临床提供进一步MR影像解剖信息。方法:38例正常志愿者与8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均行常规SE序列及3D-FIESTA序列扫描,利用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CR)技术从不同角度显示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走行情况。结果:38例正常志愿者中40.8%(15例)可以清晰显示动眼神经海绵窦段,57.8%(22例)海绵窦段显示欠清晰,可显示部分动眼神经,1.3%(1例)海绵窦段未见显示。8例动眼神经麻痹患者,12.5%可清晰显示动眼神经海绵窦段,62.5%动眼神经部分显示,25%动眼神经未见显示。结论:MR 3D-FIESTA序列结合MR后处理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动眼神经海绵窦段的解剖信息,对于病变累及海绵窦区显示情况较差,但是可提供间接解剖形态信息,为诊断及进一步的手术提供帮助。
病例报告
Select
超声诊断新生儿门脉血栓1例
周文蓉;瓦增成
. 2011, 22(10): 692-6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咽淋巴环淋巴瘤的影像学诊断及鉴别
陈 刚;尹家保;徐 峰;张鹏程;党燕威
. 2011, 22(10): 693-6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咽淋巴环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以提高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临床影像资料完整、原发于咽淋巴环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结果:病理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来源10例,NK细胞或T细胞来源占5例。7例腭扁桃体淋巴瘤表现为扁桃体窝内边界清楚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向咽腔内突出生长,5例为双侧受累;8例鼻咽及鼻腔淋巴瘤均表现为鼻咽腔内弥漫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病变范围较大,向周围呈弥漫性生长,可累及邻近鼻甲及鼻窦骨质骨无颅底受侵;CT表现为均匀软组织密度肿块与周围界限清楚,MRI上T1WI呈与邻近肌肉组织相似的等密度,T2WI及DWI呈稍高密度,信号均匀,呈轻中度强化,无坏死和囊变;15例淋巴瘤中有10例同时可见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论:咽淋巴环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多见,CT、MRI表现其密度、信号、边缘及强化特点有一定特征,需与结核、鼻咽癌及扁桃体癌等鉴别;CT、MRI能清楚显示肿瘤位置、形态、范围及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和周围组织的侵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价值。
病例报告
Select
经阴道超声诊断尿道旁腺脓肿1例
陈舜珏;苏雅琴;赵亚平
. 2011, 22(10): 696-6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
金占强;徐晓红
. 2011, 22(10): 697-7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乳腺导管原位癌的超声征象,探讨高频超声对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术后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导管原位癌和30例乳腺增生病的声像图特征,包括边界、内部回声、微钙化、后方回声、峰值血流速度、阻力指数以及血流分布等。结果: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征表现为肿块型、片状低回声型、导管扩张型、单纯微钙化型者分别占57.50%(23/40)、27.50%(11/40)、10.00%(4/40)、5.00%(2/40)。7例(17.50%)伴有微浸润,其中1例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超声正确诊断导管原位癌31例,乳腺增生病24例,其准确性、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78.57%、80.00%和77.50%。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78%和72.73%。微钙化、阻力指数鉴别乳腺导管原位癌和乳腺增生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的声像图特点具有一定特征性,高频超声对诊断乳腺导管原位癌有重要价值。
Select
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胸部放疗后早期左室短轴收缩功能损伤
王 娜;袁建军;田 青
. 2011, 22(10): 701-7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定量分析左室短轴收缩功能,评价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在检出胸部放疗后对心脏早期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46例接受胸部放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放疗进程分为3组:A组:放疗前(对照组);B组:放疗时间2.5~3周、照射剂量26~30Gy;C组:放疗时间5~6周、照射剂量50~60Gy。测量左心室基底段、中段短轴方向峰值径向应变(RS)及圆周应变(CS)。结果:①C组前壁、前间隔和后壁各节段的RS和CS较A组明显减低(P<0.01);C组前壁、前间隔和后壁各节段的RS和CS较B组减低(P<0.05);B组前壁、前间隔和后壁各节段的RS和CS与A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下壁、侧壁和后间隔各节段的RS和CS在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研究表明胸部放疗达到一定时间和剂量时,被照心肌组织的RS和CS均比放疗前明显减低,说明已出现心脏局部的收缩功能受损。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对评价胸部放疗后的早期心脏损伤具有重要价值。
Select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表现研究
倪瑞军;王伯胤;许顺良;阮翎翔
. 2011, 22(10): 704-7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utoimmune pancreatitis,AIP)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AIP患者的CT资料,11例均有CT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分析病变胰腺的部位、形态及节段性AIP的病变胰腺与正常胰腺交界面(本文称作病变胰腺“前端”,前端与病变胰腺最大径之间称为“前段”)特征;定量分析AIP的平扫密度、动态增强扫描时病变胰腺强化模式,并与正常对照组(n=25)进行比较。结果:4例AI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肿大,7例表现为胰腺节段性肿大,病变胰腺长轴均与主胰管一致。7例节段性AIP中:病变前端细小、前段呈圆锥形2例;前端平直、前段呈梯形1例;前端呈圆弧形、前段呈“子弹头”状3例;另1例AIP一侧前段呈“子弹头”状,另一侧前段呈圆锥形。3例节段性AIP的大体外形呈纺缍形或梭形;3例节段性AIP病变胰腺边缘毛糙、中间段稍粗的长柱状;5例AIP呈腊肠状,其中1例为节段性AIP。平扫时11例AIP病变胰腺密度呈均匀的等偏低密度,动态增强扫描11例均呈渐进性强化,动脉期AIP组密度低于对照组,门脉期AIP组密度高于对照组。9例合并胰外病变或/和胰周结构直接侵犯。结论:AIP在CT上有特征性表现,动态增强扫描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数AIP病例可以通过CT检查确诊。
Select
排泄性三维对比增强MRU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莫 茵;田 伟;孙学进;李 颢;顾 青
. 2011, 22(10): 711-7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三维对比增强磁共振尿路造影(3D-ceMRU)在泌尿系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45例泌尿系病变的患者行3D-ceMRU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3D-ceMRU结合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对泌尿系病变定位诊断率达100%。可满意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及数量。并可粗略评价肾功能及肾积水程度。结论:3D-ceMRU对泌尿系病变的诊断率高,无创且安全,是最佳显示方法之一。
Select
术前MRI对直肠癌分期和侧切缘的预测价值
周钟珩;崔延安;黄海青;叶 云
. 2011, 22(10): 716-7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术前MRI预测直肠癌T、N分期和侧切缘(Circumferential resection margin,CRM)受累的准确程度。方法:术前肠镜活检病理证实直肠癌28例,MRI检查前经肛门插入三腔管气囊(内注水或气适量),采用Siemens Avanto 1.5T磁共振系统,用MRI评估肿瘤T分期﹑系膜淋巴结转移N分期和CRM受累,所有病例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照术前MRI分期和术后病理结果,评估MRI能否准确预测直肠癌T、N分期及CRM受累。结果:MRI正确T分期24例,错误4例,其中3例T1~T2期高估为T3期,1例T3期低估为T1~T2期,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85.7%(24/28),其中T1~T2期的预测准确率为66.7%(6/9),T3期的准确率为92.3%(12/13),T4期的准确率为100%(6/6),MRI可以对T分期进行准确预测(Kappa值为0.773,P<0.001)。MRI对直肠系膜淋巴结正确分期22例,错误分期6例,其中高估4例,低估2例,准确率为78.6%(22/28),灵敏度为89.5%(17/19),特异度为55.6%(5/9),MR对系膜淋巴结转移可做出一般性预测(Kappa值为0.478,P=0.01)。MRI正确预测CRM 26例,错误2例,其中高估1例,低估1例,准确率为92.9%(26/28),灵敏度为85.7%(6/7),特异度为95.2%(20/21)。MRI可以准确预测CRM是否受累(Kappa值为0.81,P<0.001)。结论:使用三腔管气囊进行术前MRI检查能准确预测直肠癌T分期,并可靠地预测CRM是否受累,对N分期只能一般性预测。
综述
Select
桥小脑角区域病变的CT和MRI诊断
史玉振;王中秋
. 2011, 22(10): 720-7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靶向超声分子成像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游洁芸;吴 剑;邹云增
. 2011, 22(10): 724-7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短篇论著
Select
钼靶、超声、钼靶和超声联合与MRI影像学在早期乳腺癌应用及价值探讨
赵 丽
. 2011, 22(10): 728-7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的钼靶、超声、钼靶和超声联合与MRI影像学特征。方法:临床、超声或钼靶检查可疑早期乳腺癌患者122例患者,并按预定的方案进行相应的各项术前检查,4项检查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回顾性分析钼靶、超声、钼靶和超声联合与MRI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结果:钼靶和超声联合和MRI应用检测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5.1%,83.3%,84.6%,93.0%,68.2%和88.6%,76.5%,85.2%,90.7%,72.2%,较单独使用一种方法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假阳性率及假阴性率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16.7%,14.9%和23.5%,11.4%,二者联合检查的灵敏度与MRI接近,且特异度高于MRI检查,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钼靶和超声联合诊断早期乳腺癌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Select
组织多普勒与脉冲多普勒Tei指数评价糖尿病右室功能的对比研究
卢冬敏;王彩军;张俊格;李立杰;张亚勤
. 2011, 22(10): 731-7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TDI)与脉冲多普勒(PD)测量Tei指数对比评价糖尿病患者的右室功能。方法:测量34例糖尿病患者与34例健康对照者右心常规超声指标,分别采用TDI和PD测量右室Tei指数,分析两种超声检测方法获得的右室Tei指数的相关性。结果:①TDI与PD所测右室Tei指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②糖尿病组的Tei指数明显增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单元线性分析表明:正常对照组中,Tei指数与年龄心率均无相关性(P>0.05),糖尿病患者中,Tei指数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而与心率无相关性(P>0.05)。结论:TDI与PD均可作为评价右室Tei指数的简便准确的超声检测方法,且TDI略有优势,是能快速准确评价右室整体功能的较好指标。
Select
宫腔超声造影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意义
罗淑荣
. 2011, 22(10): 733-7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宫腔超声造影对宫腔内病变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宫腔造影患者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58例宫腔造影患者,子宫内膜息肉26例,黏膜下肌瘤15例,子宫内膜增生11例,宫腔粘连6例。结论:宫腔超声造影操作简便、费用低、创伤小、并发症少,已成为宫腔内病变的较好的诊断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Select
超声造影在阴囊急症诊断中的应用
彭敏霞;郑笑娟;邹署东;王 昊;颜树宏
. 2011, 22(10): 735-7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的:探讨超声造影在阴囊急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5例阴囊急症患者行彩色多普勒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造影丰富了阴囊内的微血流信号,不同疾病造影时,造影剂灌注模式不同。结论:超声造影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阴囊内血供情况,对阴囊急症患者的诊断具有现实意义。
Select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意义
董静瑶;张 绵;冯 新;许长松
. 2011, 22(10): 737-7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利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0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人工动静脉内瘘的二维结构及血流情况,评估内瘘的功能状态。结果:105例终末期肾病患者,87例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流通畅,血流量达到血液透析量要求;18例出现并发症。结论:高频血管彩超检
Select
高频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田 蜜;林 萍;赵 洋;邵宁宁;朱 宁;王立刚
. 2011, 22(10): 739-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高频超声评价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肱动脉内皮功能、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并观察斑块发生率。方法:将102例EH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病程<5年为A组,病程>5年为B组,正常对照组52例,用高频超声测量反应性充血时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EDD)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斑块情况,并检查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结果:A组EDD低于对照组(P<0.01),B组TC、TG、LDL及IMT、斑块发生率均高于A组及对照组,而EDD减低(P<0.05),A组斑块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斑块发生率为软斑>混合斑>硬斑,B组中IMT与LDL、病程呈正相关(r=0.631,P<0.01;r=0.646,P<0.01),EDD与LDL、病程、IMT呈负相关(r=-0.681,P<0.05;r=-0.591,P<0.05;r=-0.673,P<0.05)。结论:EDD技术能方便、快捷、无创评价EH患者早期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LDL升高、IMT增厚与病程延长及EDD降低关系密切,这些结果提示随着病程的延长,LDL升高,动脉内皮功能逐渐减退,进一步导致IMT增厚,动脉粥样硬化逐渐加重,斑块发生率为软斑>混合斑>硬斑。EDD可以作为EH患者独立预测因子。
Select
容积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复杂骨折中临床应用
解朋波;李康印
. 2011, 22(10): 741-7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容积CT在颌面部复杂型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对53例颌面部复杂骨折患者采用容积CT扫描,利用工作站三维重建技术进行图像分析、研究。结果:容积CT对颌面部复杂骨折能够清晰显示骨折部位、形态、骨折类型及骨块移位方向,并能充分显示三维空间信息等特点。结论:容积CT对颌面部复杂骨折有着接近真实解剖结构,直观展现骨折的部位、骨折线的走行、骨质的碎裂程度及骨块移位,并可为提供理想的整复模型,从而提高颌面部多发骨折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的准确性,并有效指导临床手术,为颌面部复杂骨折较完善的检查手段,是颌面部外伤中影像学检查的“金标准”。
Select
腕头月关节脱位的影像学表现
母华国;陈平有;仇俊华;陈 文
. 2011, 22(10): 744-7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头月关节脱位的X线平片和CT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头月关节脱位患者的X线平片及CT薄层扫描、多平面重组(MPR)和容积再现技术(VR)表现,总结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的应用价值。结果:24例患者中,月骨脱位2例,月骨周围后脱位22例,其中不伴有腕舟骨骨折的单纯月骨周围后脱位18例,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4例;合并尺桡骨远端骨折4例7处,合并腕骨撕脱性骨折6例7处。X线平片准确诊断月骨脱位2例、单纯月骨周围后脱位16例、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2例,漏诊单纯月骨周围后脱位2例、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1例,误诊经舟骨月骨周围后脱位1例,漏诊腕骨撕脱性骨折4例5处。CT薄层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全部准确显示脱位及骨折(100%)。结论:X线平片是腕关节损伤的首诊方法,对头月关节脱位具有一定诊断价值。CT薄层扫描及重建技术能够直观清晰地显示头月关节脱位及脱位类型,可全面观察骨折情况,对避免漏误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Select
膝关节软骨MR成像序列对比研究
林志春;翟 磊;陈燕萍;张雪林
. 2011, 22(10): 747-7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20名青年志愿者膝关节MRI检查来探讨显示膝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方法:利用3D-FS-SPGR、FS-GRE、FS-FSE序列测量软骨、软骨下骨、肌肉及滑液的信噪比(SNR)、信噪比效率,并测量软骨与其他组织的对比噪声比(CNR)。结果:①SNR:除滑液在3D-FS-SPGR序列与FS-GR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3D-FS-SPGR序列软骨SNR最高。②信噪比效率:除肌肉在3D-FS-SPGR序列与FS-GR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下骨在FS-FSE序列上SNR效率最低,在FS-GRE序列上SNR效率最高。③对比噪声比:除软骨/肌肉在3D-FS-SPGR序列与FS-FSE序列间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组织间对比噪声比在三种序列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软骨与周围组织的CNR最高。结论:3D-FS-SPGR序列是显示关节软骨的最佳序列。
Select
股骨髋臼撞击症在DR、CT、MRI中的影像表现及应用分析
李志磊;全 勇
. 2011, 22(10): 751-7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对确诊股骨髋臼撞击症髋关节影像征象的分析,探讨股骨髋臼撞击症影像特点及DR、CT、MRI 3种影像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应用DR、CT、MRI 3种影像技术对16例、21侧髋关节进行检查,对影像进行观察、测量,找出其异常征象。结果:在发现并归纳的12种影像异常征象中,头颈交界骨突、头颈偏置距异常、α角异常、髋臼缘增生硬化、软骨下骨硬化囊变5种征象,CT显示最佳;DR、MRI显示略逊于CT,两者间差别不明显;深髋臼、“8”字征、后壁征、游离骨赘、股骨颈纤维囊变5种征象,3种影像技术显示一致;关节周围水肿、软骨撕裂两种征象,MRI显示有优势。结论:综合分析,DR的实用性、普及性、效价比高于CT、MRI,临床工作中应该以DR作为首选影像检查技术。
病例报告
Select
支气管软骨瘤并右侧气胸CT动态表现1例
孙文彬;华树成;刘晓杰;曹殿波
. 2011, 22(10): 754-7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多发后纵隔髓外造血1例
张淑倩;叶玉芳;赵焕芬;王会恩;段国辰;张 丽
. 2011, 22(10): 755-7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MSCT诊断复杂先心病1例
刘 心;周俊林;吴 闯;索凌云
. 2011, 22(10): 757-7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易误诊为恶性的软骨样脂肪瘤1例
刘福川;向 明
. 2011, 22(10): 758-7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拇趾软组织内骨外骨软骨瘤1例
张 磊;禹志宏;邹海兵;丁元洪
. 2011, 22(10): 760-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投稿指南
本刊投稿介绍信模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