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首页
关于期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9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8-07-20
全选
|
中枢神经影像学
Select
18F-FDG PET/CT显像探讨发热及化疗对脑代谢的影响
袁婷婷,王 茜,李 原,郑朋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57-46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18F-FDG PET/CT探讨发热和化疗对人脑代谢及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在18F-FDG PET/CT受检者中收集不明原因发热患者28例、化疗后患者26例及结果阴性的查体者31例(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将发热组和化疗组患者的脑皮质SUVmax、基底节SUVmax及脑皮质与基底节SUVmax比值(Rc/b-SUVmax)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有无差异;同时使用统计参数图(SPM)分析发热或化疗患者的脑FDG摄取变化;以简易智能评分观察发热和化疗是否会带来脑认知功能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热患者(P值分别为<0.001和0.004)和化疗后患者(P值分别为0.007和0.013)的平均脑皮质SUVmax、基底节SUVmax均显著减低,而Rc/b-SUVmax仅在发热患者中显著减低(P<0.001);SPM分析与半定量分析结果一致。比较化疗后患者,发热患者的脑皮质FDG摄取减低更明显(P=0.015),且呈现MMSE评分较对照组显著减低现象(P=0.004)。结论:发热和化疗均可导致脑葡萄糖代谢弥漫性减低,发热患者脑皮质代谢减低更加明显,并可能对认知功能造成损伤。
Select
ESSEN卒中风险评分低危和高危脑梗死患者应用#br# 3D-TOF-MRA的颅内血管特点分析
王 琳,沈广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61-46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脑梗死患者颅内血管情况,探讨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与颅内血管狭窄、颅内血管分支密度和梗死面积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脑病科的行3D-TOF-MRA检查并经过头颅MRI证实有梗死灶的患者104例。进行一般资料的登记、评定ESRS,梗死灶大小测量,分析患者颅内血管特点包括颅内血管狭窄的根数和颅内血管分支密度。根据ESRS值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应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的血管狭窄率、血管分支密度、梗死灶大小,应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分析ESRS与颅内血管狭窄处、血管分支密度和梗死灶大小的相关性。结果:ESRS低危组较高危组患者颅内血管狭窄发生率低、血管分支密度高。ESRS与颅内血管狭窄数呈中等正相关,与血管密度呈中等负相关,与梗死面积呈弱正相关。结论:ESRS与颅内血管病变相关度高,高危患者颅内血管狭窄率高。应积极检查颅内外血管,针对血管情况控制基础病、积极药物预防、必要时血管内治疗,减少卒中的复发。
头颈部影像学
Select
眼眶内侧壁生理性凹陷的CT分析
李 珊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64-467.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眼眶内侧壁生理性凹陷在CT中的形态表现并测量相关参数,以加强对内侧壁生理性凹陷的认识。方法:21例单侧内侧壁生理性凹陷的病例根据其在CT横断位上的形态将其分型,并进行相关参数测量。结果:根据凹陷在CT横断位上的形态表现将其分为:弧形凹陷15例、 成角凹陷4例、 不规则凹陷2例。相关参数: ①凹陷深度:最小2.1 mm,最大6.4 mm,平均深度(4.0±1.4) mm;②凹陷前后径长度:最小5.1 mm,最大19.7 mm,平均长度(13.3±3.7) mm;③凹陷顶端所在区间:横断位以筛骨纸板中1/3多见、后1/3次之、前1/3最少,冠状位以纸板上区多见、跨上下区次之、下区最少。结论:正常人群约有2.6%眼眶内侧壁存在生理性凹陷,对其形态及相关参数的了解,有助于加强对内侧壁生理性凹陷的认识,提高与骨折凹陷的鉴别能力。
Select
实时剪切波及彩色脉搏波成像对正常颈动脉硬度的研究
杨 谧,杨寒凝,孙 月,陈 敏,陆永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68-47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及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分别得出正常颈总动脉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正常范围,并分析影响血管壁硬度的因素。方法:选取120例常规超声检查颈总动脉表现正常者,利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获得颈总动脉前壁及后壁的弹性模量值(Mean、Max、Min),得到颈动脉的纵向血管壁硬度,利用彩色脉搏波成像技术获得颈总动脉脉搏波速度:收缩期开始时脉搏波速度(PWVBS)、收缩期结束时脉搏波速度(PWVES),得到颈动脉的环向血管壁硬度。结果:正常颈总动脉前壁的Mean、Max、Min均高于后壁(P<0.05)。前壁及后壁的各弹性模量值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正常颈总动脉PWVBS、PWVES均与年龄呈正相关(P<0.05)。结论:两种成像技术均可定量评价颈总动脉壁硬度,且其纵向及环向血管壁硬度具有一致性。
Select
颈部CT扫描中定位片对甲状腺锁骨伪影的预测价值
胡广柱,朱大荣,韩志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71-47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颈部CT扫描中定位片对甲状腺锁骨伪影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1例颈部CT扫描影像资料,测量定位片颌咽角(下颌骨下缘与咽后壁的夹角)大小和观察椎体(肩部未掩盖)数目,采用SPSS 19分析软件,对甲状腺有或无锁骨伪影的颌咽角度数及所显示的椎体数目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得预测甲状腺无锁骨伪影颌咽角度数的大小和椎体数目的阈值。结果:甲状腺有或无锁骨伪影的颌咽角度数(t=5.63,P<0.05)及所显示的椎体数目(t=12.29,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颌咽角度数和椎体数目对甲状腺无锁骨伪影预测价值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4和0.873,随着颌咽角和椎体数目增大,预测甲状腺无锁骨伪影敏感度减低而特异度增高。当颌咽角和椎体数目分别为80.875°和5.75时,约登指数最大,分别为0.402和0.625, 此时预测甲状腺无锁骨伪影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4.1%和76.1%、82.1%和80.4%。当颌咽角≥80.875°且椎体数目≥5.75时,甲状腺无锁骨伪影的发生率为91.0%,当颌咽角<80.875°且椎体数目<5.75时,甲状腺无锁骨伪影的发生率为14.3%。结论:通过颈部CT定位片中颌咽角度数和椎体数目的观察,可有效对甲状腺锁骨伪影进行评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甲状腺锁骨伪影的影响,提高图像质量。
胸部影像学
Select
ASiR-V联合70 kV个性化轴扫在小儿肺炎CT扫描中的可行性探究
丁 婕,何维恒,杨利莉,曹永佩,王泽润,高永斌,哈若水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75-47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对儿童个性化宽体轴扫、70 kV联合ASiR-V迭代重建CT扫描图像质量、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探讨超低剂量扫描的可行性。方法:138例患儿(1月~10岁),根据Revolution CT轴扫探测器固定宽度分为4组:组1(8 cm):57例;组2(12 cm):32例;组3(14 cm):26例;组4(16 cm):23例。管电压为70 kV,前置ASiR-V 60%,自动管电流,噪声指数为8。两位放射科医师独立对图像质量采用5分制评分,以Kappa检验评价观察者间的一致性,当不一致时,取平均分作为评分结果。记录每组患儿CTDIvol和DLP,测量CT值及噪声(SD),计算信噪比(SNR)、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两名医师主观评分图像质量一致性较好,无统计学差异(Kappa=0.703,P=0.118)。4组图像质量得分(4.50±0.51)、(4.67±0.58)、(4.38±0.66)、(4.50±0.58),SNR (3.21±0.60)、(3.96±0.59)、(2.98±0.71)、(3.26±0.61)。4组间的CTDIvol (0.71±0.11) mGy、(0.74±0.06) mGy、(0.80±0.07) mGy、(0.86±0.04) mGy;DLP (5.89±0.79) mGy·cm、(7.88±0.92) mGy·cm、(10.70±1.02) mGy·cm、(11.72±0.97) mGy·cm;SD值 (14.62±1.46) HU、(14.31±3.57) HU、(14.78±2.13) HU、(14.46±1.49) HU,ED (0.23±0.03) mSv、(0.24±0.03) mSv、(0.26±0.05) mSv、(0.21±0.02) mSv。结论:个性化宽体轴扫、70 kV联合ASiR-V超低剂量扫描技术在显著降低辐射剂量的前提下可以明确肺炎诊断,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信噪比,同时利于重症肺炎患儿复查治疗,是一种可行的CT扫描模式。
腹部影像学
Select
ToF技术在一体化PET/MR体部肿瘤诊断中的初步应用体会
张 新1,郭启勇1,孙洪赞1,王 搏1,刘长平1,翟 伟1,范夷平1,陈忠维2,辛 军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79-48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了评估飞行时间(ToF)技术在一体化PET/MR上图像质量、半定量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比研究21例肿瘤患者ToF以及非ToF方法重建的PET图像对于原发肿瘤性病变的显示,标准化摄取值SUV(SUVmax和SUVmean)和信号噪声比(SNR)的差异。结果:通过ToF和非ToF重建获取肿瘤病灶的最大SUV(T-SUVmax)分别为18.37±12.71、17.12±12.17,肿瘤病灶的平均SUV(T-SUVmean)分别为10.17±6.97、9.34±6.58;肝脏或肌肉组织的最大SUV(N-SUVmax)分别为1.71±1.07、1.46±0.82,肝脏或肌肉组织的平均SUV(N-SUVmean)分别为1.24±0.65、1.15±0.6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加入ToF技术T-SUVmax和T-SUVmean较非ToF分别升高了9%±5%,10%±4%。加入ToF技术重建的图像相对于未加入ToF技术的图像,SNR分别为ToF=10.59±3.07,非ToF=10.13±3.35,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一体化PET/MR利用ToF技术重建获得的图像在病灶的半定量分析上优于非ToF重建方法,同时ToF可较明显改善图像质量。
Select
CA19-9、CA242联合常规超声、超声造影、PET/CT、#br# 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赵 丽,李明星,周 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83-48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A19-9、CA242联合常规超声、超声造影、PET/CT、CT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3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并经手术探查或术后病理确诊为胰腺癌的60例患者,术前检测血清CA19-9和CA242,行常规超声、超声造影、PET/CT、CT单项或多项联合检查,并统计分析检查结果。结果:胰腺癌患者中血清CA19-9、CA125水平较正常人明显增高(P<0.05),此两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可提高胰腺癌诊断的敏感度,超声造影、PET/CT对胰腺癌的确诊率、敏感度明显高于常规超声、CT(P<0.05),而超声造影、PET/CT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且常规超声、CT、超声造影、PET/CT联合CA19-9和CA242检测胰腺癌的确诊率、敏感度均较其单独检测高。结论:CA19-9、CA242两种肿瘤标志物同时检测联合超声造影、PET/CT可提高胰腺癌的诊断率,且超声造影、PET/CT对胰腺癌微小病灶、远处转移的检测等及治疗方式的选取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IDEAL-IQ评估健康人BMI与胰腺脂肪定量相关性研究
张钦和1,刘爱连1,郭维亚1,田士峰1,李 烨1,赵 莹1,宋清伟1,解立志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86-49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0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IDEAL-IQ评估健康人BMI与胰腺脂肪定量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行上腹部1.5T MRI扫描,含有IDEAL-IQ序列的健康者32例资料。按BMI大小分两组:A组为正常体质量者(BMI 20.4~23.5 kg/m2),B组为超重者(BMI 24.0~29.6 kg/m2)。应用Compare软件进行测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诊断经验分别为5年和3年)采用双盲法,分别在胰腺钩突部、头颈部、体部以及尾部同一层面分别放置3个感兴趣区进行脂肪定量,最终全胰腺脂肪定量值为其平均值。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与B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位观察者所测量的数据一致性良好(r>0.70)。A、B两组间胰腺各部位的脂肪分数值及全胰腺平均脂肪分数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MI与胰腺钩突部脂肪分数值具有弱相关性(r=0.396,P<0.05),其余部位呈中等相关性:头颈部(r=0.468,P<0.01);体部(r=0.641,P<0.01);尾部(r=0.648,P<0.01)。A组内胰腺钩突部、头颈部、体部以及尾部脂肪分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内胰腺钩突部、头颈部、体部以及尾部脂肪分数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部和尾部的脂肪分数值显著大于钩突部和头颈部(P<0.05)。结论:IDEAL-IQ可重复性好,结果可靠,是一种方便快捷的非侵入性胰腺脂肪定量方法。正常体质量者与超重者的胰腺各部位脂肪含量有显著差异。对于超重者,体部和尾部是胰腺脂肪浸润的好发部位。
Select
进食状态对双频胰腺磁共振弹性成像的影响研究
张洪洋,刘艳清,纪若云,王 敏,石 喻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91-49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进食状态的改变对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所测胰腺弹性值的影响。方法:24例健康志愿者分别在空腹和进食标准液体食物(有效增加胰腺血流灌注)前后测量胰腺弹性值,并对40 Hz、60 Hz在进食前、后的胰腺弹性值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进食前、后的胰腺弹性值分别为(1.174±0.121) kPa及(1.106±0.123) 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95,P<0.001),平均降低6.2%;60 Hz下,进食前、后的胰腺弹性值分别为(2.221±0.223) kPa及(2.266±0.251) 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57)。餐前40 Hz的波质量评分显著高于60 Hz(4.25±0.73及2.41±0.83;P<0.001)。结论:与60 Hz相比,40 Hz具有更好的波质量,并能检测生理变化带来的细微弹性值变化,更适合胰腺MRE。
妇产影像学
Select
产后胎盘残留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贺春燕,张 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94-497.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MRI诊断产后胎盘残留的主要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产后经临床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胎盘残留的MRI影像学特征,测量子宫大小及胎盘残留的大小,观察胎盘残留的T1和T2信号强度、增强扫描后胎盘残留强化特点、胎盘残留附着处结合带完整性、子宫肌层厚度及信号强度;观察子宫周围组织的形态、信号强度。结果:MRI诊断产后胎盘残留不伴粘连及植入、胎盘残留粘连、胎盘残留植入、胎盘残留穿透的敏感性分别为78.3%、57.1%、90.7%、66.7%,特异性分别为98.5%、91.3%、74.5%、100.0%;增强MRI诊断产后胎盘残留不伴粘连及植入、胎盘残留粘连、胎盘残留植入、胎盘残留穿透的敏感性分别为100.0%、81.8%、100.0%、66.7%,特异性分别为96.8%、100.0%、88.2%、100.0%;胎盘残留大小约36.55 mm×28.60 mm×35.10 mm~98.30 mm×68.56 mm×135.20 mm,T1WI等信号、T2WI混杂信号为主;13例胎盘残留植入及3例胎盘残留粘连可在子宫肌层内或肌层与胎盘残留组织之间见多发粗大迂曲血管影;增强扫描3例胎盘残留无粘连及植入残留组织无强化,9例胎盘残留粘连、17例胎盘残留植入及3例胎盘残留穿透残留组织增强早期呈明显不均匀强化。结论:平扫及增强MRI能够判断产后胎盘残留的类型、植入深度,能够清晰观察产后胎盘残留与其附着面血供情况。
Select
胎儿右侧异构综合征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李雪蕾,穆仲平,黄 婷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498-50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右侧异构综合征的产前超声特征,提高其产前检出率。方法:分析2015年4月—2017年5月在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11例胎儿右侧异构综合征,总结其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11例右侧异构综合征胎儿中:胸、腹腔脏器位置异常10例(10/11);6例胃泡与脊柱间距变窄,呈毗邻关系(6/11);11例均合并心脏畸形和体静脉回流异常;11例中肺静脉回流异常8例,其中形成肺静脉共同腔汇入心房4例;11例右侧异构中3例合并心外畸形,分别为唇裂、食管裂孔疝及肠重复畸形。11例均经引产后或宫内MRI证实。结论:胸腹腔脏器位置异常、腹部大血管位置改变是右侧异构胎儿产前超声诊断的首要线索,右侧异构综合征几乎都伴有心内畸形,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心内结构改变及体、肺静脉回流特点,产前的正确诊断可以为临床咨询提供有效的依据。
Select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肝血管畸形引流及随访
王允芹,赵 艳,李传红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01-50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胎儿肝血管畸形引流的产前超声图像特征,并结合随访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产前超声诊断的7例胎儿肝内血管畸形引流的声像图特点,并随访肝内肝动脉-肝静脉瘘及门静脉-肝静脉瘘胎儿预后情况。结果:7例胎儿胎龄为29~39周,产前超声诊断肝内肝动脉-肝静脉瘘4例,门静脉-肝静脉瘘2例,肝动脉-肝静脉瘘合并门静脉-肝静脉瘘1例。随访至生后2年,4例肝内肝动脉-肝静脉瘘生后无临床症状,其中2例做介入手术封堵后痊愈,1例生后半年复查病灶消失,1例半年后复查病灶略缩小(继续随访中)。2例肝门静脉-肝静脉瘘中,1例生后死亡,1例合并食道闭锁、颅内蛛网膜囊肿引产。1例肝动脉-肝静脉瘘合并门静脉-肝静脉瘘引产。本组胎儿肝内血管畸形引流超声图像均表现为肝动脉或门静脉与肝静脉间的囊状、管状或者不规则形无回声,彩色多普勒充满血流信号,肝动脉-肝静脉瘘可见增粗的肝固有动脉,频谱多普勒显示病灶内探及高速低阻的动脉样频谱;门静脉-肝动脉瘘相连引流肝静脉频谱改变,呈单相连续性血流,可见两个波峰和两个波谷,类似静脉导管的频谱形态。结论:产前胎儿肝内血管畸形的病例有特征性超声图像,超声可作为首选检查方法,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肌肉骨骼影像学
Select
双能量CT对腕关节骨挫伤的诊断价值
任秋萍,唐德秋,赵 衡,刘进才,肖文莲,李劲松,罗远红,吴晓东,卿伟鹏,李显美,许 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05-50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估双能量CT(DECT)去钙成像技术对急性腕关节骨挫伤的诊断性能。方法:35例急性腕关节损伤患者行DECT检查并在3 d内进行MRI检查。分别对VNCa图像和MRI进行评分,并测量VNCa图像中骨髓CT值。结果:所有骨髓病变以MR图像作为参考标准、2~3级骨髓作为阳性结果,分析DECT图像尺桡骨远端骨髓病变敏感性83.33%,特异性91.30%,阳性预测值为83.33%,阴性预测值为91.30%。DECT去钙图像中骨挫伤病灶随着CT值增高,骨髓等级也逐渐增加。骨髓阳性区域与阴性区域的CT值有显著差异(P<0.001)。以骨髓VNCa图像的CT值做ROC曲线分析,尺桡骨远端的曲线下面积>0.5。结论:以MR成像作为参考标准,DECT的VNCa图像在检测腕关节骨挫伤病灶中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可能是磁共振成像禁忌症患者的一个潜在替代扫描方法。
Select
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探讨
黎加识1,洪春鹏1,孙 赞2,张礼鹃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10-51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5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MRI表现特征,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为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并行MRI检查的12例患者共14个踝关节影像资料,分类记录统计各种骨性撞击、软组织撞击因素MRI表现特征,统计其出现率。结果:骨性撞击因素中,距后三角骨存在或(并)损伤7个(7/14,50%),距骨后突过长或增生(7/14,50%);软组织撞击因素中,胫腓后下韧带损伤2个(2/14,14.29%),距腓后韧带损伤5个(5/14,35.71%),踝间韧带损伤2个(2/14,14.29%),长屈肌腱鞘炎12个(12/14,85.71%),胫距和距下关节炎、滑膜增生14个(14/14,100%),周围脂肪水肿13个(13/14,92.86%)。结论: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具有特征性MRI表现,MRI能为临床提供客观诊断依据,可作为首选检查。
综述
Select
胰腺术后胰瘘的术前影像评价研究进展
纪若云,石 喻,郭启勇,刘艳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14-516.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胰瘘是胰腺术后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术前预测胰瘘对于改进手术残端处理方式、术后护理、预防及降低胰瘘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除患者全身因素和技术性因素外,胰瘘与胰腺手术残端的局部因素密切相关。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无创性影像学可实现胰腺残端的形态、质地及功能等多方面评价,使预测胰瘘成为可能。本文总结归纳了近5年影像学方法在预测术后胰瘘中的应用和新进展。
短篇论著
Select
超声弹性成像评估H型高血压与颈动脉硬化斑块特点的相关性
吴 迪,马 宁,王 芳,张 芳,王 怡,常 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17-51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超声弹性成像评价颈动脉斑块的弹性及易损性,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弹性特点,并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弹性值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66例常规超声检查并伴有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依据血浆Hcy水平及血压情况分为3组: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伴有高血压,即H型高血压(A组,93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正常伴有高血压,即非H型高血压(B组,88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血压均正常的对照组(C组,85例)。对3组患者行颈动脉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及血生化测定,分析三组间颈动脉弹性成像检查结果及其与Hcy水平的相关性,并行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危险因素分析。结果:A组颈动脉斑块弹性值、管壁弹性值及斑块硬度均低于B组及C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高于B组及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斑块弹性值与Hcy呈负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H型高血压、Hcy水平增高、颈动脉斑块弹性值减低、IMT增厚是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危险因素。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可以评价颈动脉斑块的软硬度以反映斑块的易损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与高血压有协同作用,并且Hcy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成负相关,H型高血压患者颈动脉斑块弹性值低、更不稳定,超声弹性成像可良好评估此类患者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情况。
Select
阑尾脓肿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的CT鉴别诊断及征象分析
张志国,茅旭平,季 丹,郑于平,林晓冬,潘振飞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20-52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分析阑尾脓肿(Peri-appendicular abscess,PAA)和右侧输卵管卵巢脓肿(Tubo-ovarian abscess,TOA)的CT征象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证实的女性右下腹炎性包块的CT直接和间接征象,其中PAA组18例,TOA组11例,计算并比较各征象对两组病例的诊断效能。结果:阑尾增粗>10 mm(特异性90.9%,敏感性61.1%,准确度0.724,P=0.008)、箭头征(特异性90.9%,敏感性77.8%,准确度0.828,P=0.000)为PAA高度特异性征象;肿块性腺静脉集束征(特异性94.4%,敏感性81.8%,准确度0.897,P=0.000)为TOA高度特异性征象。输卵管壁增厚、直乙结肠壁增厚并周围脂肪间隙消失、骶子宫韧带增厚也对TOA的诊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阑尾增粗>10 mm、箭头征和肿块性腺静脉集束征并参考其他CT征象可以对PAA和TOA做出明确鉴别诊断。
Select
彩色模式超微血流成像技术在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br# 手腕关节中的应用价值
虞晓龙,武加标,李 尊,任 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23-52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1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彩色模式微血流成像技术(cSMI)在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手腕关节炎症反应的评估价值。方法:分别使用CDE与cSMI对32例活动期RA患者共704个关节滑膜血流进行半定量分级研究,评估两种血流模式半定量分级差异及血流显示率。结果:CDE模式关节滑膜血流显示率74.4%,cSMI模式关节滑膜血流显示率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结果有高度一致性(Kappa=0.66)。结论:cSMI有强大的微血管血流显像能力,较CDE能更易发现RA的炎症活动,在评估RA病情变化,指导治疗、估测预后等方面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病例报告
Select
CT诊断儿童巨大胃间质瘤1例并文献复习
曹积善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26-527.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盆腔脐尿管肿物18F-FDG PET/CT显像1例
刘 一,贾 欧,李亚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27-52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2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双手多发神经鞘黏液瘤1例
杨明浩,李 军,孔丽卿,谭克平,曲培刚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29-53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2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渗透性脱髓鞘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王文斐1,杨新国1,姜兴岳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7): 530-53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7.0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投稿指南
本刊投稿介绍信模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