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首页
关于期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3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9-09-20
全选
|
中枢神经影像学
Select
Ⅱ、Ⅲ级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的MR影像表现
向 超,张 灿,邹文辉,柴长柱,宋继华,鲁 际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09-61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Ⅱ、Ⅲ级颅内脑室外室管膜瘤(Intracranial extraventricular ependymoma,IEE)MR影像特点,提高术前肿瘤诊断及分级的准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例IEE的临床资料、MR影像表现、病理特点。结果:8例IEE均为单发病灶,额叶2例,颞叶1例,枕叶3例,枕顶叶1例,颞枕叶1例;其中Ⅱ级IEE 4例,Ⅲ级IEE 4例。病灶囊性为主型5例,实性为主型病灶3例。Ⅱ级IEE中仅1例为囊性为主型,4例Ⅲ级IEE全为囊性为主型。钙化仅见于Ⅱ级IEE(3例),而瘤旁或瘤内出血仅见于Ⅲ级IEE(2例)。Ⅱ级和Ⅲ级IEE均可见瘤内流空血管及瘤内强化血管影。实质为主型及囊性为主型病灶中的实质部分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囊性为主型病灶囊壁呈环状或花环状强化,囊性成分内部分可见斑片状轻度强化。结论:IEE在常规磁共振扫描上具有一定的影像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提高术前诊断及分级的准确性。
头颈部影像学
Select
2017年ACR TI-RADS分类在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中的观察者一致性研究
钟敏莹1,黄伟俊2,陈泳愉2,李 凤2,杨颖华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13-616.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医师采用2017美国放射学会(ACR)推荐的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I-RADS)描述术语在不同直径甲状腺结节中的可重复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把497个甲状腺结节分为<10 mm、10~20 mm、>20 mm组,使用TI-RADS描述术语对结节进行评价并分类,应用一致性检验分析观察者间的一致性。结果:TI-RADS描述术语中,成分、回声在10~20 mm组中的Kappa值高于其他两组,形状在三组中的一致性好,边缘在三组中的一致性差,钙化在10~20 mm组及>20 mm组中有较好的一致性。10~20 mm组TI-RADS分类的Kappa值最高。结论:TI-RADS描述术语及分类在观察者间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但在不同甲状腺直径结节中存在差异,其中10~20 mm组的变异最小。
胸部影像学
Select
基于CT双气相扫描对COPD患者肺容积定量研究
王 雷,赵凡惠,李建龙,黄晓旗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17-62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基于数字肺测试平台对吸、呼双相CT肺容积定量分析,探讨CT肺容积定量测量在正常人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初步收集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2月,正常人91例和COPD患者61例的双气相胸部CT数据。采用128层螺旋CT进行双气相胸部扫描,所得图像导入数字肺测试平台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软件采用SPSS 20.0。结果:COPD双气相肺容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吸气相肺容积(LVin)>呼气相肺容积(LVex)。COPD与正常人双气相肺容积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正常人肺叶容积明显小于COPD患者。定量分析正常人与COPD患者各肺叶双气相肺容积结果显示:无论吸气相或呼气相肺容积差异均以左肺上叶变化最显著(吸气相肺容积差约(506.57±119.39)mL,呼气相差约(468.74±111.2)mL),变化最小的是右肺中叶(肺容积差约(115.45±36.07)mL)。结论:CT定量测量可判断各肺叶病变的严重程度,一方面对COPD患者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同时呼气相可辅助吸气相评价COPD病变程度;另一方面,对肺减容手术的评估提供有效的临床价值。
Select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
徐 圆,尚松安,曹正业,沈 力,王 猛,叶 靖,吴晶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21-62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CT增强图像灰度共生矩阵进行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鉴别的可行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纤支镜或穿刺活检并经病理证实的小细胞肺癌40例和非小细胞肺癌60例(鳞癌、腺癌各30例)。利用Mazda软件勾画感兴趣区,选取灰度共生矩阵中对比度、相关度、熵、差方差、逆差矩五个纹理特征参数,对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采用Kruskal-Wallis非参数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参数对小细胞肺癌与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对比度、相关度、差方差及逆差矩在3组肿瘤中的P值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熵P值>0.0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绘制ROC曲线,相关度、逆差矩、相关度与逆差矩的联合预测因子三者具有诊断效能,AUC分别为0.712、0.639、0.758,最佳阈值分别为0.362、0.249、42372.260,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5.0、61.7;52.5、78.3;72.5、78.3,均有一定的诊断效能,且联合预测因子诊断效能最好。结论:基于常规CT扫描的灰度共生矩阵有助于鉴别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心脏、血管影像学
Select
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对粥样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的评估
姚 静,徐丽美,杨 雪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25-62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对冠心病患者粥样斑块稳定性危险因素的评价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总结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2月—2017年12月,将我院收治的122例冠心病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记录超声特征与粥样斑块稳定性状况,调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危险因素评估。结果:在122例中,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出不稳定性斑块45例,检出率为36.9%。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检出冠状动脉轻度狭窄21例,中度狭窄39例,重度狭窄62例;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超声斑块厚度、狭窄率以及斑块面积都比稳定性斑块要高,对比存在明显差异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斑块厚度、斑块面积、狭窄率、Hcy和hs-CRP都为导致不稳定性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能有效判断粥样斑块稳定性状况,超声特征也为影响斑块稳定性各类危险因素,对于冠心病的预测有着重要价值。
Select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赵艳杰1,温德惠2,郑英娟2,刘伟亮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29-63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3D-STI)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左心室心肌收缩功能,并探索早期心肌受损可能的预测指标。方法:收集44例2型糖尿病早期患者(DM组)和40例性别、年龄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并比较常规参数,同时应用3D-STI测量左室整体纵向应变(GLS)、整体径向应变(GRS)、整体圆周应变(GCS)、整体面积应变(GAS);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整体三维应变参数(同时加入由GLS、GCS、GRS和GAS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得出的新参数,定义为“预测参数”)诊断T2DM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M组左室GLS、GRS、GCS、GAS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预测参数”及GLS的曲线下面积较大,以“预测参数”0.56%为截断点时,灵敏度为86%,特异度为85%,Youden指数为0.71;以GLS -18.35%为截断点时,灵敏度为93%,特异度为62%,Youden指数为0.56。结论:3D-STI能够早期评估T2DM患者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患者左室心肌收缩功能明显减低,同时,“预测参数”可作为DM患者早期心肌功能损伤的良好预测指标。
Select
二维分层应变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心肌力学改变
王瑞琪1,康春松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33-636.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二维分层应变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力学变化。方法:选取我院血压水平异常患者169例,分为血压升高组、高血压1期组、高血压2期组,另选取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规测量并采集图像后应用EchoPAC软件分析,获得左室内、中、外层心肌纵向应变(GLS-endo,GLS-Mid,GLS-epi)。结果:与对照组及血压升高组比较,高血压1期组GLS-endo减小,高血压2期组GLS-epi,GLS-Mid,GLS-endo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高血压1期组比较,高血压2期组GLS-epi,GLS-Mid,GLS-endo均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应变技术可定量分层评价不同血压水平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功能,可以早期敏感发现高血压患者左室心肌力学损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Select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刘传文1,肖 华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37-63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腿肌间静脉血栓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198例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患者溶栓前后小腿肌间静脉管腔的内径、管壁情况及管腔内血栓的位置、大小、形态、回声、周围血流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结果,并对确诊率、漏诊率、错诊率、溶栓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患者数量198例,186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确诊,7例漏诊,5例误诊。接受溶栓治疗7天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栓全通者107例;15天后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栓全通者130例;30天后复查,全通者146例;60天后复查,全通者169例;90天后复查,全通者183例。余15例未通。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于小腿肌间静脉血栓检测效果良好,能为临床提供可靠影像学依据,有效帮助临床对其进行诊断,并能准确显示治疗效果,为临床大夫调整治疗方案作参考,且经济简便无创,可作为小腿肌间静脉血栓的首选检测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腹部影像学
Select
四维DCE MRI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杨朝武1,何光武1,王 娟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40-64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与SPECT肾功能成像及病理对照,探讨3.0T磁共振四维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4D DCE-MRI)评估大鼠缺血性肾脏结构及功能损伤的价值。方法:选取24只雄性SD大鼠制作左侧肾动脉狭窄模型,手术后2周、3周、4周分别行双肾99mTc-DTPA肾显像测量肾小球滤过率(GFR)及3.0T磁共振4D DCE-MRI检查,磁共振工作站Tissue 4D软件测量对比剂容积转换常数(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比(Ve)、速率常数(Kep)、ST-T曲线下最大面积(iAUC)三次并取平均值,分析4D DCE-MRI成像测定的Ktrans、Ve、Kep、iAUC与SPECT肾显像GFR相关性。统计学方法分别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肾脏皮髓质Ktrans、髓质Ve及Kep与GFR均呈正相关(P<0.05),其中皮质Ktrans r值=0.518,髓质Ktrans r值=0.548且与GFR相关性最高。而肾皮、髓质,肾盂ST-T曲线能直观反映肾脏血流变化及肾盂排泄功能异常变化;iAUC值与GFR有一定相关性,r值=0.497,P值<0.05。结论:4D DCE-MRI对评估缺血性肾实质及肾功能损伤有较大潜在价值,Ktrans值能定量分析肾损伤的程度。肾脏皮髓质、肾盂ST-T曲线也有助于直观显示肾血流及肾排泄异常变化,iAUC能在一定程度上定量分析肾脏损伤的程度。
妇产影像学
Select
盆底超声在孕期尿失禁中的预测价值
罗 丹1,余霞娟2,陈 玲1,陈秀兰1,蔡文智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46-65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盆底超声对孕期尿失禁(Urinary Incontinence,UI)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6年7月—2017年1月于两家三甲医院产科门诊就诊的358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及经会阴盆底三维超声检查。对单因素分析有组间差异的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联合预测模型,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UC)>0.7的单个指标及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排除无效数据16例,共342名孕妇纳入分析。孕期UI的发生率为39.47%。单个超声指标的AUC在0.576~0.716之间,预测效能一般。其中,静息状态下的β角、裂孔面积(hiatal area,HA),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膀胱颈的下移距离的预测效能较差(AUCs≥0.6,P<0.05)。Valsalva状态下的HA及静息状态与Valsalva状态下HA的差值(ΔHA)的AUC均>0.7,预测效能可接受(P<0.05)。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静息状态下的β角及ΔHA纳入回归模型,ROC曲线分析发现模型联合预测的AUC为0.721(P<0.05)。当比较Valsalva状态下的HA、ΔHA及联合预测模型的AUC时,均未发现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息状态下的β角及HA,Valsalva状态下的膀胱颈位置及HA,膀胱颈的下移距离,ΔHA均可用于孕期UI的预测,未发现盆底超声联合预测效能优于单个指标的预测效能。
肌肉骨骼影像学
Select
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手术前后螺旋CT对颈枕区骨性径线测量价值
戴伟英,田 超,杨天昊,任 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51-65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MSCT对评价成人颅底凹陷症伴寰枢椎脱位手术效果的价值。方法:根据本研究确定入选标准共选取患者37例,所有患者皆来自我院入院患者,经临床确诊为成人颅底凹陷症伴寰枢关节脱位,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手术前后行影像学检查,分析其MSCT三维重组图像,依据患者是否伴有脊髓空洞,将患者分为2组,A组不伴脊髓空洞,B组伴脊髓空洞。应用测颅法获取BDI、ADI、SAC、CCA、HI、CBL数据。对比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分析发生的变化,同时记录手术疗效。应用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获得相关结果。结果:A组手术前后BDI、ADI、SAC、CCA、HI、CBL分别为12.6、8.3 mm,4.5、3.3 mm,18.2、20.8 mm,138.3°、150.4°,28.7、43.4 mm,6.3、3.3 mm,JOA评分手术前后分别为8.87、12.6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和稳定分别为12例和3例。手术前后JOA评分与各指标显著相关(r值-0.667、-0.673,-0.771、-0.719,0.682、0.625,0.595、0.658,0.787、0.696,-0.647、-0.796;P<0.05)。B组手术前后BDI、ADI、SAC、CCA、HI、CBL分别为12.2、8.6 mm,5.9、3.1 mm,16.3、17.6 mm,136.8°、150.2°,32.3、41.5 mm,8.7、4.8 mm, JOA评分分别为9.59分、13.59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效和稳定者分别20例和2例。手术前后JOA评分与各指标有显著相关(r值-0.756、-0.728,-0.651、-0.619,0.684、0.672,0.726、0.695,0.578、0.632,-0.748、-0.821)。结论:MSCT测量有助了解手术前后骨性结构变化,可以用于判断疗效。
Select
不同场强下磁共振IDEAL-IQ技术对腰椎椎体脂肪含量定量对比分析
宋 宇,宋清伟,张 楠,刘爱连,苗延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56-65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1.5T和3.0T MRI上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titation sequence,IDEAL-IQ)技术对腰椎椎体脂肪含量(Fat fraction,FF)定量评估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在提供知情同意后,对21名健康志愿者在4~6 h内分别进行了腰椎1.5T和3.0T MRI的常规序列以及IDEAL-IQ序列检查,志愿者年龄21~50岁,平均(27.95±9.92)岁。在GE AW4.6工作站上分别测量不同场强下L1~L5椎体FF值,并对两组进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1.5T和3.0T MRI IDEAL-IQ序列定量测量腰椎各椎体FF值不存在统计学差异,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1.5T & 3.0T L1椎体(t=1.58,P=0.13),1.5T & 3.0T L2椎体(t=-1.11,P=0.28),1.5T & 3.0T L3椎体(t=0.77,P=0.45),1.5T & 3.0T L4椎体(t=0.67,P=0.51),1.5T & 3.0T L5椎体(t=0.18,P=0.86)。结论:磁共振IDEAL-IQ技术可以定量测量腰椎椎体FF值,其测量值在1.5T和3.0T场强下无差别。
Select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的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基础
冯海霞1,顾 龙2,冯卫华1,王唯伟3,安丽华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60-66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的CT、MRI表现及其病理基础,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DFSP患者资料,就其影像及病理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5例位于皮肤或皮下脂肪内,1例位于浅筋膜下,其中发生于盆壁4例,腹壁4例,头颈部3例,大腿3例,乳腺1例,阴囊1例;8例呈类圆形,7例呈不规则形,其中6例合并子结节外突征,1例呈梭形,病灶最大径2.9~10 cm,平均5.6 cm,肿瘤边界均欠清;4例CT平扫呈均匀低密度,CT值约为23~37 HU,其中1例增强扫描呈较明显强化;T1WI上,11例呈稍低信号,1例呈等信号;T2WI上,4例呈均匀高信号,8例呈混杂高信号,7例呈DWI高信号,增强扫描5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肿瘤具有侵袭性,其中14例见“脂肪尾征”,12例见“皮肤尾征”,10例见“筋膜尾征”;镜下见梭形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呈席文状排列,在真皮、皮下组织内浸润生长,其中1例肿瘤实质内见黏液样基质区,1例伴有纤维肉瘤样变区,1例肿瘤两者兼有,免疫组化CD34均呈阳性。结论:DFSP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可为术前定性及手术方式制定提供参考,最终确诊仍依赖病理。
短篇论著
Select
一家系家族性Fahr病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并文献复习
高长泰1,周 晟2,陈国华3,赵经善1,粱玉霞1,刘梦云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65-66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家族性Fahr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材料和方法:对一家系3代人家族性Fahr病临床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家族性Fahr病影像学表现为双侧小脑齿状核、尾状核、豆状核、背侧丘脑对称分布之片状钙化密度影及额叶、顶叶、枕叶皮髓质交界区、半卵圆区片状钙化灶;双侧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内囊前肢相对正常,扫描层厚较厚时CT所见“内囊前肢钙化”实际为容积效应所致;双侧尾状核、豆状核区钙化呈顺“八”字形,有时可形成典型的“小鸟对吻状”,具有一定特征性;部分病例青壮年期即可出现重度脑白质脱髓鞘改变。结论:熟悉、掌握家族性Fahr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可有效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减少和避免误诊。
Select
食管造影对食管嵌顿异物取出的指导价值
刘天壤,吴德明,杜疆玲,吴 琴,霍海燕,刘世民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68-66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食管造影对于确定食管嵌顿异物的部位、判断嵌顿异物有无穿透食管壁以及指导异物取出方法的价值。方法:本组12例食管异物患者,其中11例行食管造影检查,均诊断为食管异物嵌顿;1例经透视(点片)诊断为阳性异物(刀片)。结果:1例透视观察到食管入口阳性异物影,确诊为食管阳性异物,由胸外科联合胃镜取出。11例行食管造影检查,其中5例诊断为异物穿透食管壁,经胸外科行小切口联合胃镜取出,并证实异物均穿透食管外膜层;6例诊断为异物嵌顿于食管壁未穿透食管壁,由胃镜直接取出,镜下未见食管壁穿透征象。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食管周围感染情况。结论:食管造影检查能够准确判断嵌顿异物是否穿透食管壁,这对异物取出方法的选择有着重要的意义。
病例报告
Select
小脑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误诊为脱髓鞘病变个例分析
杨 莉,苗延巍,常佩佩,车艺玮,蒋玉涵,张丽芝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70-67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腮腺MALT淋巴瘤伴大B细胞淋巴瘤转化1例
李文智,蒋超梅,王安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72-67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肺炎引起肺实变超声造影表现1例
薛红元,牛慧敏,王晓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74-67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Budd-Chiari综合征合并巨大腘动脉瘤1例
焦荣红,高 洁,牛慧敏,丁殿柱,邹伟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75-677.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IgG4相关性胰腺炎伴多器官受累1例
马 帅,金恩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77-67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超声误诊小儿肠重复畸形伴幼年性息肉1例
张明会,田 晖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79-680.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腹膜后巨大肠源性囊肿1例
郑永基,吴少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80-681.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合并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
李相熠,刘艳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82-68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高频超声诊断手掌指关节滑膜结核并米粒体形成1例
陈小蓉,张秉宜,张 坤,李 爽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9, 30(9): 683-68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9.09.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投稿指南
本刊投稿介绍信模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