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03年, 第14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03-02-20
  

  • 全选
    |
    论著
  • 吴 南;冯 华;朱 刚;高伯元;王宪荣
    . 2003, 14(1): 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总结术中颅脑B超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初步应用经验。方法:开颅后在硬脑膜外或硬脑膜下使用ALOKA型B超,结合术前的影像学资料,进行病变定位,选择手术路径后,在显微镜下切除病变,并用B超判断切除程度。结果:32例中,31例定位准确。其中27例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术后2例症状加重,其余患者神经功能保留良好。讨论:术中颅脑B超可以实时显示病变的部位与轮廓,有助于病变的术中定位,减少了手术的副损伤。
  • 钱晓军;翟仁友;戴定可;于 平
    . 2003, 14(1): 4-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在脑保护措施下颈动脉支架成形术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53岁女性患者持续头晕4年,B超及造影发现右颈内动脉狭窄70%,在AngioGuard脑保护下放置Smartstent一枚,并用球囊扩张。男性65岁患者1年前出现左侧肢体麻木、MR示多发梗塞,造影发现右侧颈内动脉闭塞、左侧颈内动脉狭窄90%,放置脑保护后,先预扩,后放支架、扩张。结果:2例支架均成功放置,女性患者残存狭窄20%,血流通过顺利、临床症状消失;男性患者残存狭窄15%,取出脑保护伞时发现有一枚血栓捕获,随访时行走较前灵便,言语清晰,症状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球囊扩张与支架成形术可有效预防脑梗塞,脑保护装置可有效捕获脱落斑块或血栓,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病例报告
  • 邓 戡;陈 斌
    . 2003, 14(1): 7-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乙 芳;陈 曼;周 春;龚新环;何永刚;陈 曦;施新明
    . 2003, 14(1): 8-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甲状腺细胞学诊断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在超声引导下手动抽吸甲状腺病变组织和结节143例,行细胞学检查。结果:细胞学诊断结果分为4类:I类,18例,未见足够细胞,无法诊断。II类,113例,良性病变。III类,9例,可疑恶性病变。IV类,3例,恶性病变。结论: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细胞学是术前诊断甲状腺疾病最可靠的方法,尤其对良、恶性结节的判断。
  • 病例报告
  • 代景儒
    . 2003, 14(1): 10-1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钱正子;李秀英;朱 鹰;忻晓洁;朱晓琳;曲澜涛
    . 2003, 14(1): 11-1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探头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用7.5MHz电子线阵探头对32例乳头溢液患者进行乳腺超声检查,记录病变部位及导管或腺体内异常,同时常规行乳腺专科查体和钼靶X线检查,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对照比较。结果:32例中导管内病变27例、导管外病变4例、囊性增生1例。超声对乳头溢液性病变的检出率为90.6%,诊断符合率为75.9%,与钼靶X线的检出率(37.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尤其对导管内病变更显著。结论:超声可作为乳头溢液性病变尤其是导管内病变的无创性首要检诊手段。
  • 贾志新;王全师;唐刚华
    . 2003, 14(1): 14-1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18F标记的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ET)在肺癌治疗中对肺癌放化疗效果的价值。方法:对22例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前后进行18F-FDG PET显像,观察肺部病灶治疗前后图像和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变化,并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结果:治疗结果,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4例,进展3例;随访观察与PET显像结果一致。结论:18F-FDG PET显像能及时反映肺癌放化疗效果,对治疗有指导价值。
  • 胡吉波;胡红杰;章士正
    . 2003, 14(1): 17-2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的影像表现并与病理结果作对照研究,提高影像诊断的正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病理证实为BAC患者的胸部X线、CT及病理资料。结果:单发结节或肿块型21例,实变型13例,弥散结节型6例。单发结节或肿块型BAC周围型18例,中央型3例,主要征象:胸膜牵引征18例(85.7%),血管聚束征18例(85.7%),毛刺征16例(76.2%),分叶征11例(52.3%),支气管征11例(52.3%),空泡征5例(23.8%)。实变型BAC单肺段/叶实变6例,多肺段/叶实变7例,主要征象:含气支气管征9例(100%),蜂房征8例(88.9%),毛玻璃征4例(44.4%),叶间裂膨突3例(33.3%),血管聚束征3例(33.3%)。弥散结节型BAC 6例,主要征象:两肺不对称、不均匀弥漫分布大小不等结节,结节融合倾向6例,结节中心透亮区(空泡征)4例(66.7%),融合结节灶内支气管征2例(33.3%),血管聚束征5例(83.3%),胸膜牵引征5例(83.3%),毛刺征4例(66.7%)。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影像表现复杂,充分认识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的各种征象能提高其影像诊断的准确率。
  • 吴 玮
    . 2003, 14(1): 21-2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室舒张功能(LVDF)的测定,判断心肌梗死面积和恢复情况,从而了解预后。方法:应用3.25MHz探头对21例AMI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分别行二尖瓣口血流频谱(MVFP)和肺静脉血流频谱(PVFP)检测。结果:AMI患者MVFP中急性期较恢复期舒张早期流速(E峰)增加,舒张晚期流速(A峰)下降,E/A比值增大以限制性异常(左房压增高)充盈波形表现为主;有14例(66.7%)E/A>1.6,DT和IVRT短于恢复期,提示心梗面积较大,左室顺应性降低,舒张功能异常,病情严重。恢复期E峰较急性期降低,A峰则增加,E/A比值下降以松弛性异常(主动舒张迟缓)充盈波形表现为主,有18例(85.7%)E/A<0.8,说明治疗后随着心肌梗死的恢复,梗死心肌愈合,左室舒张功能逐渐改善,提示病情的好转。PVFP中急性期和恢复期S波均<D波,急性期PA波增大伴时间延长,PA波时限大于MVFP的A峰时限,与正常组有显著差异(P<0.01);恢复期PA波较急性期稍低。结论: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因其无创、重复性好、简单且敏感性高,可作为全面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LVDF的可靠指标之一。
  • 朱 鹰;李秀英;朱晓琳
    . 2003, 14(1): 24-2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超声引导穿刺活检技术的应用,为胰腺癌的早期病理诊断开创了一个安全有效的新途径,并比较18G粗针及21G细针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粗针及细针经超声引导下对113例可疑胰腺癌的患者穿刺活检,活检取出的组织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为取材满意,以手术后病理诊断或随访6个月~1年的结果为最后诊断。结果:113例中,107例取材满意,能作出明确组织病理学诊断,穿刺获得组织学诊断率为94.7%。粗针活检46例,细针活检67例,两种针型取材满意率间的比较及就良恶性诊断,粗、细针间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细针有2例假阴性,粗针无,两种针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胰腺病变穿刺活检,技术方法简便,病理诊断阳性率高,对确定诊断有重要意义。18G粗针较21G细针穿刺同样安全,并且获取标本较完整,取材量大,有利于对病变组织结构的观察,故应值得提倡。
  • 孙鹏飞;王文辉;杜富会;常香慧;王世杰;雷军强;郭顺林
    . 2003, 14(1): 28-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超选择性插管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价值。方法:本组15例,包括自然产后大出血7例,引产后出血3例,剖腹产后大出血5例。所有病例均采用DSA监视下急诊血管造影并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栓塞剂为明胶海绵。结果:栓塞后即刻止血11例,术后经3~5天对症治疗出血逐渐停止2例,第二次栓塞止血2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大出血是一种相对安全、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 病例报告
  • 冉茂昌;罗继元;全清林
    . 2003, 14(1): 31-3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
  • 郭 琪;陈志刚
    . 2003, 14(1): 32-3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苏丹人少见部位骨肉瘤的临床X线表现特点。方法:分析9例少见部位骨肉瘤(跟骨、跖骨、腕骨、胸骨、骨干)的临床X线表现。结果:发病年龄偏大,多数为青年成人。临床病程较长,进展较缓慢。成骨性骨破坏占绝大多数。常出现各种骨膜反应,以单层骨膜反应为主。出现不同程度软组织肿块或肿胀,其内多有斑片状肿瘤骨。可有不典型表现。结论:临床X线表现较有特点,但尚需与慢性骨髓炎、骨巨细胞瘤、马杜拉足等相鉴别。
  • 张 皓;周怀琪;杜富会;王文辉;房 斌;张 安;郭顺林
    . 2003, 14(1): 35-3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腰椎(L1~L4)各椎体松质骨密度(BMD)的差异及皮/松(骨皮质与骨松质BMD之比)比值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材料与方法:对在我科进行骨密度检查的20~80岁人群,符合条件的被测者554例,男231例,女323例,除外各种器质性内分泌、消化系统及肿瘤等疾病,用QCT及标准软件测量腰椎BMD,通过计算机分析比较各椎体骨松质BMD值有无差异(采用SPSS软件做统计学分析)以及皮/松比值与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男女两性别各年龄组各椎体(L1~L4)骨松质BMD值无明显差异(P>0.05)。腰椎骨松质BMD值随着年龄增加而减小,同时腰椎骨皮质与骨松质BMD比值随年龄增加而增大,二者呈显著的直线相关(男性:r=0.944,P<0.05;女性:r=0.932,P<0.05)。结论:腰椎各椎体(L1~L4)骨松质BMD值无明显差异(P>0.05);腰椎骨皮质与骨松质比值增大提示骨质疏松的存在和腰椎退行改变的程度。
  • 余文昌;杨建勇;庄文权;陈 伟;谢学斌;刘世俊
    . 2003, 14(1): 38-4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术后腰椎间盘炎保守、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与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1991~2002年5月收治的8例术后腰椎间盘炎的诊疗过程,比较保守、介入、手术3种治疗方法疗效、治疗时间的差异。结果:保守治疗患者好转2例(2/8)。介入和手术治疗患者2例次好转(2/7),5例次治愈(5/7)。保守治疗时间与介入和外科术后恢复时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介入治疗后恢复时间均值(19.7天)明显短于手术后恢复时间均值(31.5天)。结论:腰椎间盘炎保守治疗时间长,疗效不确切;外科手术治疗可迅速缓解疼痛,疗效显著,但术后仍需较长恢复时间;介入治疗能以更小的创伤达到与外科手术相同的治疗效果,术后恢复时间短;可作为腰椎间盘炎治疗时优先考虑的方法。
  • 周立明;陈文卫;周 青;郝力丹
    . 2003, 14(1): 41-4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和评价超声在下肢静脉曲张疾病中的显像特征、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36条经临床及X线造影确诊的患肢静脉血管进行探测,对引起下肢静脉曲张的不同病因、病损程度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并与X线造影对照。结果:静脉瓣功能不全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组和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组各自具备不同的超声特征,不同程度的下肢静脉曲张其2DE、CDFI显像及PW波形与测值亦不同。结论:与临床物理诊断及X线造影相比较,CDFI无创、简便、安全、可靠。对较大静脉的病变、机能状态的实时、动态观察更具优势。
  • 许崇永;赵雅萍;陈雪鹏;陈 峰
    . 2003, 14(1): 44-4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特殊影像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结节性硬化症35例,特殊影像表现9例,其中视网膜错构瘤3例,脑巨细胞星形细胞瘤3例,肾错构瘤2例,头皮下血管纤维瘤1例。CT平扫5例,平扫加增强3例,MRI平扫加增强扫描1例,手术病理证实5例。结果:视网膜错构瘤表现为视盘及其周围扁平或结节状向球内突出肿块,多伴有钙化;脑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发生在莫氏孔,向侧脑室内突出,常伴有钙化及脑积水;肾错构瘤表现为肾内含脂肪密度的肿块,多向肾轮廓外突出;头皮下血管纤维瘤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结论:CT及MRI检查对结节性硬化症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特点及脑内特征改变对其特殊表现可做出定性诊断。
  • 论著摘要
  • 胡敬花
    . 2003, 14(1): 47-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高德培;丁莹莹;苏 平
    . 2003, 14(1): 49-4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肺肿瘤;腺癌,细支气管肺泡;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论著摘要
  • 兰红琳;李学兵
    . 2003, 14(1): 50-5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关长群;周丽娟;杨本强
    . 2003, 14(1): 51-5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孔阿照
    . 2003, 14(1): 53-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郭 军;孟庆江;封兴华;郑 文
    . 2003, 14(1): 55-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赵艳珍;薛昌永;柴国义;王世坤
    . 2003, 14(1): 56-5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摘要
  • 俞子东
    . 2003, 14(1): 57-57.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张玉明;赵毅凯;刘魁中
    . 2003, 14(1): 58-59.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王 雁
    . 2003, 14(1): 60-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查广盛
    . 2003, 14(1): 61-6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摘要
  • 周继良;龚洪翰;肖香佐;陈新建
    . 2003, 14(1): 62-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杨海军;王福领;程良新
    . 2003, 14(1): 64-64.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论著摘要
  • 赵夏夏;胡桂芳;侯晓斌;付晓燕
    . 2003, 14(1): 65-66.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杜天竹;李 明;石 华;罗 新;夏南君
    . 2003, 14(1): 67-68.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晓康;吕国荣;姜立新
    . 2003, 14(1): 69-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病例报告
  • 张笑魁;牛淑祥
    . 2003, 14(1): 70-70.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晓红;张书盛
    . 2003, 14(1): 71-71.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智永超
    . 2003, 14(1): 72-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 梁振茹;罗淑荣;于英俊;曲慧馨
    . 2003, 14(1): 73-73.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