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灌注及病理相关性实验研究

刘文源;潘诗农;杨本强;吴振华;周丽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2) : 92-6.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2) : 92-6.
论著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灌注及病理相关性实验研究

  • 刘文源1,潘诗农1,杨本强2,吴振华1,周丽娟2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分析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模型不同时期的股骨头MR灌注情况,并与病理学结果相对照。方法:20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分别于给药前和给药后2周、4周、6周、8周以相同方法行MR常规及Gd-DTPA灌注增强扫描,绘出股骨头的时间-信号强度变化动态曲线,分析股骨头不同阶段骨髓信号强度变化的情况。处死后取材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分析。结果:早期激素性ANFH血流灌注初期时间-信号强度变化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且灌注的强度逐渐下降(P<0.01)。相应的骨小梁空虚骨陷窝数逐渐增多(P<0.01)。结论:股骨头部各种细胞的脂肪变性与坏死是激素性ANFH的早期病理改变,应用快速MR动态增强技术能够检查股骨头的血流灌注情况,二者有显著相关。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 磁共振成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文源;潘诗农;杨本强;吴振华;周丽娟. 早期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MR灌注及病理相关性实验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2): 92-6
中图分类号: R681.8    R445.2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