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超结合微血管密度对乳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及其相关性探讨

钱晓芹;杨 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3) : 134-136.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3) : 134-136.
论著

彩超结合微血管密度对乳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及其相关性探讨

  • 钱晓芹1,杨 光2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乳癌原发灶的声像图特征并结合术后对肿瘤内部微血管密度(MVD)的检测来预测转移,尤其是腋窝淋巴结转移,并探讨原发灶的超声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特征与MVD的相关性。方法:术前分析64例乳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术后用免疫组化方法获得肿瘤内部的MVD。结果:原发灶的大小、肿块表面形态为粗短分叶还是细长分叶、钙化灶的形态及多少在转移组和未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显示: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未转移组病灶内彩色血流信号丰富(P<0.05),腋窝淋巴结转移组较未转移组病灶内血流峰值流速(Vmax)高,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阻力指数(RI)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MVD与病灶内彩色血流分级呈正相关,而与Vmax,RI无相关性;淋巴结转移组与未转移组两组间MVD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乳腺癌肿块原发灶彩超声像图和病灶内MVD的研究,初步判断患者腋下淋巴结状态,可为临床分期和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乳腺肿瘤 / 肿瘤转移 / 超声检查 / 多普勒 / 彩色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钱晓芹;杨 光. 彩超结合微血管密度对乳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定及其相关性探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3): 134-136
中图分类号: R737.9    R445.1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