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磁共振及核素扫描对心肌早期缺血的比较研究

刘庆华;田建明;王 莉;张致峰;赵宝珍;王宝文;郑建明;曾 浩;徐激斌;倪 文;张顺民;龚志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3) : 144-148.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3) : 144-148.
论著

超声、磁共振及核素扫描对心肌早期缺血的比较研究

  • 刘庆华1,田建明1,王 莉1,张致峰1,赵宝珍1,王宝文2,郑建明1,曾 浩1,徐激斌1,倪 文1,张顺民1,龚志锦1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对超声、磁共振及核素扫描方法识别心肌早期缺血的价值进行比较,以利于上述影像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10头正常家猪,开胸通过Ameroid环套扎猪冠脉左回旋支(LCX),建立心肌缺血模型,于术前及术后2周、5周进行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背向散射积分超声心动图、磁共振及核素扫描检查,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0头猪中6头猪手术成功,病理结果显示心肌细胞变性为主,除心内膜下小灶性梗死外,无明显梗死灶。①超声检查:术后2周,左室后壁(心内膜、心外膜)的心肌运动速度(Vendo、Vepi)、收缩期及舒张期运动速度峰值跨壁梯度(MVGm+、MVGm-)均明显下降,术后5周Vendo、Vepi和MVGm+较术前下降,但术后5周与术后2周相比无明显差别。背向散射积分周期变异幅度(CVIB)、背向散射积分平均值(AII)术后2周、5周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区别。②磁共振检查:术后2周、5周缺血区磁共振上表现为首过低信号,其范围术后5周均较2周时缩小。③201Tl心肌灌注成像缺血区负荷成像时呈放射性缺损,静息延迟显像再充填,5周时放射性缺损较2周减轻。结论:组织多普勒指标心内膜运动速度及速度跨壁梯度、磁共振灌注成像和201Tl负荷心肌灌注成像能早期识别心肌缺血,反映缺血后侧支循环的过程。CVIB和AII能否识别极早期心肌缺血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心肌缺血 / 超声检查 / 磁共振成像 / 放射性核素显像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刘庆华;田建明;王 莉;张致峰;赵宝珍;王宝文;郑建明;曾 浩;徐激斌;倪 文;张顺民;龚志锦. 超声、磁共振及核素扫描对心肌早期缺血的比较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3): 144-148
中图分类号: R542.2    R445.1    R445.2    R817.4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