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测量者和不同大小兴趣区正常脑组织ADC值测量的差异

何 杰;刘怀军;黄勃源;池 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9) : 481-48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05, Vol. 16 ›› Issue (9) : 481-483.
论著

不同测量者和不同大小兴趣区正常脑组织ADC值测量的差异

  • 何 杰,刘怀军,黄勃源,池 琛
作者信息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测量者用不同大小的兴趣区测量正常人脑组织不同解剖部位的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是否存在差异。方法:60例MR检查正常的健康自愿者行弥散加权成像。两个测量者分别用两个兴趣区[(15±3)mm2和(35±4)mm2]在ADC图上测量脑内不同解剖部位(半卵圆中心、额叶白质、尾状核头、壳核、丘脑、胼胝体膝、胼胝体压部、内囊后肢、桥脑及侧脑室体部)的ADC值。结果:脑实质的平均ADC值范围为(0.668±0.06)×10-3~(0.803±0.02)×10-3mm2/s,侧脑室体部的平均ADC值为(2.968±0.05)×10-3mm2/s。不同测量者之间在半卵圆中心、额叶白质、胼胝体膝、内囊后肢、桥脑测得的ADC值有显著性差异,对胼胝体膝、内囊后肢、桥脑不同兴趣区的ADC值测量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由于不同测量者和不同兴趣区对脑内一些结构的ADC值测量的差异性,对脑内某些区域用ADC值评价病理改变并不可靠。

关键词

/ 磁共振成像 / 弥散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何 杰;刘怀军;黄勃源;池 琛. 不同测量者和不同大小兴趣区正常脑组织ADC值测量的差异[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5, 16(9): 481-483
中图分类号: R322.81    R445.2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