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杨 军;郑 刚;周振东;张传辉;张钦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10, Vol. 21 ›› Issue (12) : 901-904.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 2010, Vol. 21 ›› Issue (12) : 901-904.
短篇论著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 杨 军1,郑 刚2,周振东3,张传辉4,张钦明1
作者信息 +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ouble-oblique MPR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al fracture with sacral neurological damage

  • YANG Jun1, ZHENG Gang2, ZHOU Zhen-dong3, ZHANG Chuan-hui4, ZHANG Qin-ming1
Author information +
文章历史 +

摘要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本院10例合并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根管全长的骶骨双斜位MPR技术,观察骶神经根管骨折情况以及骨折块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5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30d。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3例,挤压伤1例。所有患者进行双斜位(45°斜冠状位和30°斜矢状位)MPR检查后可清晰的显示骶神经根管的骨折情况,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进行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2例,S1、S2神经根均损伤2例。经双斜位MPR检查后发现S1神经根管有骨折块进入3例,S2神经根管1例有骨折块进入,S1、S2神经根管均有骨折块进入2例,此6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术中见S1、S2神经被骨折块压迫),去除压迫后症状明显缓解,平均12周症状消失;其余4例患者(S1神经损伤3例,S2神经损伤1例)经双斜位MPR检查后未发现骨折块进入骶神经根管(考虑单纯神经挫伤),予保守治疗,平均13周症状消失。结论:骶骨双斜位MPR技术可作为骶骨骨折患者的常规检查,对于明确骶神经损伤的原因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判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影像学依据。

关键词

骨折 / 骶骨 / 创伤 / 神经系统 / 体层摄影术 / 螺旋计算机

引用本文

导出引用
杨 军;郑 刚;周振东;张传辉;张钦明.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 21(12): 901-904
YANG Jun;ZHENG Gang;ZHOU Zhen-dong;ZHANG Chuan-hui;ZHANG Qin-ming.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ouble-oblique MPR in the diagnosis of sacral fracture with sacral neurological damage[J]. Journal of China Clinic Medical Imaging. 2010, 21(12): 901-904
中图分类号: R683.6    R745.4    R814.42   

Accesses

Citation

Detail

段落导航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