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首页
关于期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0年, 第2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0-12-20
全选
|
论著
Select
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
曾俊杰;邢 妩;韩再德;钟 栩;万 军
. 2010, 21(12): 837-8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颅内外非典型部位脑膜瘤的MR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非典型部位(侧脑室、脑内、小脑、脑池、松果体区、眶内、颈静脉孔区、鼻窦)脑膜瘤的MR表现,32例脑膜瘤均进行了MR平扫及增强检查。结果:恶性脑膜瘤4例,良性28例;多发脑膜瘤2例,单发30例(颅内外沟通2例)。非典型部位脑膜瘤MR表现主要呈等T1等T2或稍高、稍低T1、T2信号的实质性肿块,信号均匀,呈圆形、类圆形或浅分叶状,强化均匀或呈“靶环”样强化。结论:脑膜瘤有较特征的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大多数非典型部位脑膜瘤可作出影像学定性诊断,对临床的术式选择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Select
ICA与SPM方法检测脑激活区的对照研究
伊慧明;李 英;孙洪砚;李 威
. 2010, 21(12): 841-8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以SPM方法为参照,评估ICA方法检测激活脑区的可行性。方法:对28例(男15例,女13例)健康被试者行fMRI,实验内容为组块设计的词语联想任务,分别采用SPM5和GroupICATv2.0a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并比较SPM方法与ICA方法处理结果的异同。结果:SPM方法检测到的激活脑区: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右侧额下回与右岛叶、辅助运动区、右侧小脑半球、双侧纹状体;ICA方法检测到的激活脑区:前扣带回与辅助运动区、左侧岛叶、左侧额中回与额下回、左侧顶上小叶、右侧岛叶、右侧额下回、右侧额中回、右侧小脑半球。结论:ICA方法与SPM方法检测到的激活脑区有一定差异,ICA方法可做为SPM方法的重要补充。
Select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研究
富华颖;周长钰;刘 彤;郑成环;李广平
. 2010, 21(12): 844-8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观察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功能的变化。方法:住院患者共63例,年龄39~83岁,平均(61.80±10.93)岁,男34例,女29例。阵发房颤组33例,对照组30例。所有患者均在窦性心律时行常规二维超声检查后应用Echo PAC软件脱机分析,测量左心房前后径、左心房面积、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前后径、左室射血分数;测量二尖瓣舒张末期A峰峰值速度及A峰积分。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获得左心房长轴方向整体应变曲线,测量左心房长轴整体峰值应变和达峰值应变时间、房缩期应变,计算两组间四腔观及二腔观达峰值应变时间差的绝对值。结果: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比较两组间四腔切面及二腔切面达峰值应变时间差的绝对值,阵发房颤组较大(分别为52.83±32.29、31.33±20.27,P<0.05),阵发房颤组心房收缩期应变值较对照组减低[分别为-(10.09±3.33)、-(13.74±3.14),P<0.05]。结论:阵发房颤患者左心房心肌储存血液势能的能力不变,但心房壁间传导存在明显的不均一性,左心房整体的助力泵功能下降。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无创及定量评价左心房整体的功能异常。
Select
双源CT在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
姚倩东;王 虎;郑敏文;杨 春;赵宏亮;杨 光;莫显斌;张劲松
. 2010, 21(12): 848-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双源CT在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550例患者冠状动脉双源CT造影(DSCTA)的结果,判断各种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结果:3550例患者中,检出冠状动脉起源异常89例,检出率2.50%,包括冠状动脉高位起源31例、多个开口14例、单一冠状动脉5例、主干或分支起自对侧或无冠状窦37例、冠状动脉起自肺动脉2例。结论:DSCTA方便、快捷、无创,是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有效方法。
病例报告
Select
MSCT诊断胡桃夹综合征1例
万玉珍;周 亮;贾云庚;陈丽娟;田会峰
. 2010, 21(12): 851-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论著
Select
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术前分期的临床价值
胡晓燕;吴湖炳;王全师;周文兰;李洪生;王丽娟
. 2010, 21(12): 852-8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显像对胃癌TNM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3例胃癌初诊患者于手术前2周内行18F-FDG PET/CT检查,将33例手术治疗患者的PET/CT结果与病理学检查、其他影像结果及临床随访结果相比较。结果:将PET/CT显像TNM分期与手术病理学检查TNM分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证明对胃癌原发灶的检出,18F-FDG PET灵敏度为84.8%,PET/CT为100%。18F-FDG PET/CT显像与手术病理学检查比较,对T分期、N分期、M分期的一致性分别为81.8%、75.8%、93.9%,对TNM分期的一致性为90.9%(Kappa值分别为0.514、0.557、0.767、0.759,P<0.01)。结论:18F-FDG PET/CT显像对胃癌的TNM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且PET/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学检查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应注意印戒细胞癌等细胞类型易出现的假阴性。
Select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的MRI表现特点
黄子星;陈光文;鲁昌立;宋 彬
. 2010, 21(12): 856-8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Xanthogranulomatous cholecystitis,XGC)的MRI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病理证实为XGC的患者的术前MRI影像。观察胆囊本身改变(壁增厚的方式和程度、信号特点、黏膜线是否完整、强化程度及是否有结石)、胆囊周围脂肪及肝实质的改变。结果:15例患者均出现胆囊壁增厚,范围为0.8~2.6cm,其中13例为弥漫性增厚,2例为局灶性增厚。13例弥漫性增厚的病例中均匀性增厚2例,不均匀增厚11例。10例患者出现胆囊壁内结节,大小为0.2~0.7cm,表现为较长T1、长T2信号,增强扫描未见确切强化。15例患者均表现为黏膜线显著强化,其中黏膜线完整11例,中断4例。合并胆囊结石15例。所有病例均出现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强化,邻近肝实质出现肝脓肿7例,与十二指肠粘连6例。结论:胆囊壁不均匀增厚、壁内出现结节、黏膜线完整并明显强化、邻近肝实质动脉期一过性强化是XGC较常见的影像表现,并符合其病理特点。
Select
MRCP形态学分析对胰头癌和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
田 笑;郑雅亭;殷小平;梁广路
. 2010, 21(12): 860-8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形态学变化对胰头癌和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胰头癌与30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患者的MRCP表现。结果:胰头癌组的MRCP特征包括:①胰管扩张25例,病灶处截断26例,远端胰管呈光滑均匀扩张21例;②胆管扩张25例,胰头处截断21例;③肝内胆管扩张24例。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MRCP特征包括:①胰管扩张18例,病灶处胰管贯通26例,远端胰管串珠样扩张17例;②胆管扩张12例,病灶处逐渐变细10例,正常18例;③肝内胆管扩张11例;④胰管结石14例,假囊肿9例。结论:MRCP表现的形态特征对胰头癌和胰头部肿块型慢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鉴别意义。
Select
脊索瘤的影像诊断及分期
王冬梅;孙 琦;杨献峰;牡 丹;周正杨;朱 斌
. 2010, 21(12): 863-8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分析脊索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分期,探讨影像学方法在脊索瘤诊断及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首发脊索瘤患者的21个肿瘤病灶的CT和MRI表现,术前进行影像学分期,并随访术后的复发情况。结果:发生在典型部位(颅底和脊柱)的脊索瘤17个(17/21,81.0%),少见部位的脊索瘤为4个(4/21,19.0%);90.5%(19/21)的病灶CT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71.4%(15/21)的病灶表现为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伴周围软组织肿块,具有MRI T2WI“蜂房征”的病例为90.5%;随着肿瘤分期级别的提高,复发率也提高。结论:脊索瘤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可以诊断大多数脊索瘤,明确肿瘤范围,为手术切除及相关治疗提供客观依据,并且根据肿瘤的分期对肿瘤的复发及预后具有一定的预见性。
综述
Select
T2-mapping在椎间盘中的研究现状
鲁朝宣;杨汉丰;杜 勇
. 2010, 21(12): 867-8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超声微泡在治疗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罗利红;王宝平;吴凤林
. 2010, 21(12): 869-8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短篇论著
Select
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陈平有;仇俊华;杜恩甫;陈学强
. 2010, 21(12): 872-8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评价磁共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由常规自旋回波T1加权像、快速自旋回波T2加权像、液体衰减翻转回复序列(FLAIR)及SWI诊断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血管淀粉样变脑出血患者8例,对常规MRI序列及SWI进行分析。结果:常规MRI序列中,6例显示为多发出血灶,2例显示为单发出血灶,所有病例在T1WI上呈以低、等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部分病灶见短T1信号,在T2WI和FLAIR上呈以低、高信号为主的混杂信号。在SWI上,8例均显示为多发出血灶,表现为边缘清楚的低信号区,部分病灶中心可见点状或斑片状高信号(“靶征”),SWI显示的出血灶数目明显多于常规MRI序列。所有病例的出血均主要位于大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其中合并基底节出血1例、丘脑出血1例。结论:SWI在检出脑微小出血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能显示脑血管淀粉样变多发性脑出血的特点,诊断价值大于常规MRI检查。
Select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椎动脉变异诊断中的价值
祝安惠;刘玉良
. 2010, 21(12): 875-8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对椎动脉先天变异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2例行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的影像资料,将原始图像采用VR、MIP、MPR、CPR等方法重建。由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科医生观察椎动脉数目、起源、形态、走行及其与邻近结构的关系,综合评估椎动脉的变异。结果:共诊断椎动脉变异128例,其中起源异常21例、行径异常3例、椎动脉远端吻合异常18例、发育不良85例、窗式变异2例、血管缺如2例。结论: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能清晰显示椎动脉变异,同时还能显示椎动脉的其他病变,可以作为椎动脉病变的常规检查方法之一。
Select
感兴趣区的划分对周围型肺癌CT灌注成像影响的研究
初金刚;黎 庶;王 强
. 2010, 21(12): 878-8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CT灌注后处理中感兴趣区的选择对周围型肺癌CT灌注参数结果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对56例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周边型结节和肿块患者行灌注扫描及常规增强扫描。①按照感兴趣区不同的划分方法分为3组,分析3组间诸参数有无统计学差异。②对每个病灶以第2组及第3组的测量方法在常规增强图像上测量CT值,比较两种方法所测结果无差异的病灶的灌注参数结果有无统计学差异。③观察病灶TDC的形态与位置。结果:①BF、BV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S、PBV仅2组与3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TS、TP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②在常规增强扫描图像中以第2组及第3组方法测量CT值无差异病灶,其BF、BV、PS、PBV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③所有病灶的TDC曲线均呈速升-缓降形态,而后有一较长的平台期。54例病灶的TDC峰值位于输入动脉之后,2例位于其前方。结论:周围型肺癌在CT灌注成像后处理中感兴趣区的选择较为科学的方法是沿病灶边缘包括整个病灶,由此得出的参数结果更能代表肿瘤实际的灌注情况,而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灌注参数图像与常规增强图像相比能更好地反应肺癌的血供情况;初步探讨CT灌注成像对肺癌血供来源的判定有可能提供帮助。
Select
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分析
侯刚强;张小静;张 静;张雪林
. 2010, 21(12): 881-8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及病理学特征。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CT表现,并与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对照。结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边缘光滑清晰,2例为肺内孤立性纤维性肿瘤,1例为纵膈孤立性纤维性肿瘤,9例为胸膜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平扫6例可见斑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呈明显“地图样”不均匀强化,2例肿块内可见强化的血管影,2例可见蒂状结构,5例可见包膜。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由梭形细胞与胶原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细胞密集区与疏松区,血管丰富,管腔呈裂隙样改变,免疫组化CD34、Vimentin阳性。结论:胸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具有较特异的CT表现,确诊需依靠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Select
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64层螺旋CT表现
毕纯龙;张 镔;万 霞;孙建男;么 刚;杨立国;刘东红
. 2010, 21(12): 884-8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AAD)的64层螺旋CT表现。方法:对临床怀疑主动脉夹层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进行增强前后扫描,共发现AAD患者12例,并参照Stanford分类法进行分型。结果:12例中A型4例,B型8例。所有病例增强扫描均表现为主动脉壁呈半月形或环形增厚,达4~11mm,增强后无强化,均未发现典型主动脉夹层的撕裂内膜片,均无双腔显示。50.0%伴有不同程度的心包积液,58.3%伴有少量胸腔积液。结论:AAD的多层螺旋CT主要特点为无撕裂内膜片和双腔显示,主动脉壁新月形或环状增厚, 增强扫描无强化。
Select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研究
艾阳平;马 坚;赵可辉
. 2010, 21(12): 886-8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方法: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组织多普勒技术分别测量20例健康者和20例高血压患者的左室重量(LVM)和左室充盈率(PFR)及左室壁17节段的节段每搏量(rSV)、节段舒张末容积(rEDV)、节段充盈率(rPFR),左心室间隔、侧壁基底段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和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并计算其比值(Ea/Aa)。结果:40例受测者均获得了具有清晰内膜边界的二维及实时三维图像和17节段容积-时间曲线。两组间左室充盈率(PFR)和Ea/Aa比值及左心室17节段的rSV、rEDV、rPFR测值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与正常人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左心室壁节段舒张功能存在差异,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是一种可行的、能准确定量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新技术。
Select
头孢曲松钠相关假性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及转归
顾伟金;陆 益;俞丽洁;濮晓霞
. 2010, 21(12): 889-8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产生的假性胆囊结石的原因及其转归。方法:2007年4月~2009年11月我院小儿科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的住院患儿,用药前行常规腹部B超检查,用药5~7d后均复查胆系B超,发现13例胆囊异常改变的患儿。停用头孢曲松钠后分别于1周、2周、1月后B超复查,并记录结果。结果:13例患儿中,表现为胆囊沉积物3例,胆囊泥沙样结石4例,胆囊内软结石6例。停药后复查,1周后胆囊内异常回声自行消失的5例,2周后自行消失的7例,1月后自行消失的1例。随着用药的停止,大部分胆囊内异常回声都能在2周内自行消失,以胆囊内沉积物消失最快。结论:静脉使用头孢曲松钠后会产生假性胆囊结石,停药后大多在短期内自行消失,完全恢复正常。超声医生应对此种假性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和转归有充分的认识,定期监测,避免误诊、误治。
Select
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
丁 杰;夏 宇
. 2010, 21(12): 891-8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B超及CT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2009年2月我院43例非典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进行B超及CT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在非典型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准确率。结果:B超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灵敏性为46.5%,特异性为90.9%;CT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7%和86.4%。结论:CT诊断非典型急性阑尾炎的灵敏性高于B超,而两者诊断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
Select
异位妊娠包块卵黄囊的检出与血β-hCG值的相关性研究
薛 勤;邹大中;张炽敏;许玉芳;谭 洁
. 2010, 21(12): 893-8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异位妊娠卵黄囊的检出与血β-hCG值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88例,根据异位妊娠包块内有无卵黄囊显示分为两组(各44例),比较两组病例血β-hCG值及包块最大直径有无差异。结果:卵黄囊显示组及卵黄囊未显示组血β-hCG值分别为(7034.51±8527.53)mIu/ml、(1508.24±1496.96)m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异位妊娠包块最大直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显示异位妊娠包块内可见卵黄囊的病例相应血β-hCG值高。
Select
健康人群迷走神经颈段超声显像
骆韵青;蒋群英;章燕锋;于尚坤
. 2010, 21(12): 895-8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健康人群迷走神经颈段声像图特征。方法:对53例健康人迷走神经颈段行超声检查,观察其声像图特征、与颈动脉及颈内静脉关系、走行情况,并在中颈部纵切测量其前后径,再进行分组统计。结果:53例106条迷走神经纵切呈长条状低回声,横切呈小圆点低回声,前后径为1.12~1.41mm,平均1.27mm;组内比较,左、右迷走神经前后径值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男性组与女性组相比,其左、右迷走神经前后径值均有差异(P<0.05)。结论:正确认识正常人群迷走神经颈段声像图特征,对迷走神经颈部肿块来源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Select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颌骨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赵莉莉;史庆辉;郭 军;郑 文
. 2010, 21(12): 897-8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颌骨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97例颌骨病变患者的超声表现,总结了病变的声像图特点。结果:病变总显示率为97.6%,符合率为90%。骨髓炎病变的特点:骨膜增厚,回声光带增强、毛糙,骨中断、凹陷、错位,浅面组织间隙增宽,内可伴有脓液,符合率95%。骨囊肿及骨良性肿瘤的特点:边界清楚,骨回声光带呈膨胀性改变,肿瘤内为无回声及低回声,符合率70%。骨恶性肿瘤表现:边界不清楚,外形不规则,内为低回声,不均匀,骨连续中断,为虫蚀样改变,肿瘤内伴类骨组织强光斑,符合率96%。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颌骨病变的一种有价值的检查方法,显示率为97%,并对鉴别骨良、恶性肿瘤有一定价值,特别对骨肿瘤的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关系、骨浅面早期小范围骨缺损较敏感,但对颌骨皮质未破坏吸收、变薄的病变不能显示。
Select
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诊断
陶学伟;徐仁根;吴艳红
. 2010, 21(12): 899-9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局限性骨化性肌炎的影像学表现及其特点,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局限性骨化性肌炎患者的X线、CT及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局限性骨化性肌炎随着病程不同,表现各异,早期影像表现无特征性,诊断较困难,中、晚期应与含骨化、钙化成分的肿瘤鉴别。结论:局限性骨化性肌炎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征,结合病程及临床资料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Select
螺旋CT多平面重建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杨 军;郑 刚;周振东;张传辉;张钦明
. 2010, 21(12): 901-9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07年4月~2009年4月,对本院10例合并骶神经损伤的骶骨骨折患者采用显示骶神经根管全长的骶骨双斜位MPR技术,观察骶神经根管骨折情况以及骨折块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30~55岁。受伤至入院时间1~30d。致伤原因:车祸伤6例,重物砸伤3例,挤压伤1例。所有患者进行双斜位(45°斜冠状位和30°斜矢状位)MPR检查后可清晰的显示骶神经根管的骨折情况,并进行临床验证。结果:根据临床表现、美国国立脊髓损伤学会和国际截瘫学会1990年推荐的脊髓损伤神经分类标准进行临床诊断:S1神经根损伤6例,S2神经根损伤2例,S1、S2神经根均损伤2例。经双斜位MPR检查后发现S1神经根管有骨折块进入3例,S2神经根管1例有骨折块进入,S1、S2神经根管均有骨折块进入2例,此6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术中见S1、S2神经被骨折块压迫),去除压迫后症状明显缓解,平均12周症状消失;其余4例患者(S1神经损伤3例,S2神经损伤1例)经双斜位MPR检查后未发现骨折块进入骶神经根管(考虑单纯神经挫伤),予保守治疗,平均13周症状消失。结论:骶骨双斜位MPR技术可作为骶骨骨折患者的常规检查,对于明确骶神经损伤的原因有重要意义,并可作为判定是否需要手术治疗的影像学依据。
病例报告
Select
延髓腹侧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袁彩云;张宗军;卢光明
. 2010, 21(12): 905-9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跨食管裂孔的纵隔肠源性囊肿2例影像表现
赵继红;江丽娟;冯春生;曹殿波
. 2010, 21(12): 906-9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纵隔囊肿;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X线透视检查
Select
软骨肉瘤并双肺黏液样转移1例
刘俊忠;王于臻
. 2010, 21(12): 908-9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Chiari畸形合并夏科氏关节病1例
王娜娜;于卫永
. 2010, 21(12): 909-9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全身骨显像诊断多发骨结核1例
宋 乐;张燕燕;张卫方;金仲慧;李欣欣
. 2010, 21(12): 910-9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股骨骨促结缔组织增生性纤维瘤2例
任国强;卢再鸣;潘诗农;郭启勇
. 2010, 21(12): 911-9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投稿指南
本刊投稿介绍信模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