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首页
关于期刊
编委会
投稿指南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阅读排行
下载排行
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English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8年, 第29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8-09-20
全选
|
中枢神经影像学
Select
超急性期脑梗死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综合分析
林惠花1,王瑞芳2,宁清灵1,徐志华1,杨本强3,张梦知1,蔡晓楠3,侯 洁1,段 阳3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09-611.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1
摘要
(
)
PDF全文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综合分析非增强CT(NECT)图像单侧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HMCAS),初步探索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单侧HMCAS识别的客观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由两位观察者对HMCAS识别进行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重复性分析(Kappa分析)。通过ROC曲线确定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大脑中动脉(MCA)近段CT值与CT值比值(患侧/健侧)的最佳阈值,分析HMCAS识别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观察者内与观察者间对HMCAS主观识别具有高度重复性(K值0.82、0.86),结合临床病史,重复性更佳(K值0.95)。CT值≥40 HU、CT值比值(患侧/健侧)≥1.2为HMCAS识别的最佳阈值,且灵敏度(91.23%)与特异度(100%)相对其他标准最高。结论:结合临床病史及CT值变化,可以有效识别HMCAS;MCA近段CT值≥40 HU、CT值比值(患侧/健侧)≥1.2为最佳阈值。
头颈部影像学
Select
SWE技术在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及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刘 娜,张 岚,乔鸿飞,黄丽丽,周 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12-61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2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的诊断价值,SWE对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非手术治疗疗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7年6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疑似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患儿102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并应用SWE技术收集患侧和健侧胸锁乳突肌弹性模量数据。而后对确诊的患儿追踪随访其治疗过程,非手术治疗方式主要包括手法按摩、超声短波理疗。随访至治疗3月后复查超声,再次收集患儿胸锁乳突肌弹性模量数据。结果:102例患儿中,确诊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76例,SWE技术诊断肌性斜颈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4,诊断阈值182 kPa,敏感度84.2%、特异度73.1%、阳性预测值90.1%、阴性预测值61.2%,约登指数0.573。肌性斜颈患儿胸锁乳突肌与健侧胸锁乳突肌弹性模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非手术保守治疗后复查,患侧胸锁乳突肌弹性模量平均值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WE为小儿先天性肌性斜颈定量诊断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乳腺影像学
Select
男性乳腺癌的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与炎性肉芽肿的鉴别
何翠菊1,贾 宇2,于 韬1,罗娅红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16-61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MR影像学表现及与乳腺炎性肉芽肿病变的鉴别诊断特征。方法: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男性乳腺癌4例,乳腺炎性肉芽肿6 例。所有患者均行MR动态增强和DWI成像。结果:二组病变发病部位均为乳头后,均表现为肿块性病变。乳腺癌组形态上卵圆形2例、不规则形2例;边缘清晰和不规则形各2例;内部强化不均匀1例和边缘强化3例;2例病变累及皮肤;TIC曲线表现为Ⅲ型3例,Ⅱ型1例;ADC值均值0.897×10-3 mm2/s。炎性肉芽肿组形态上卵圆形2例、不规则形4例;边缘不规则和毛刺状各2例;内部强化不均匀2例和边缘强化4例;TIC曲线均为Ⅱ型平台型。ADC值均值0.901×10-3 mm2/s。乳腺癌病灶边缘强化明显,中心强化低于边缘(3例)或不均匀强化(1例);炎性肉芽肿组病灶内见范围不等无强化区(4例),此无强化区于T2WI呈明显高信号;在动态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病变离心性强化和病变边缘逐渐模糊改变(2例)。结论:男性乳腺癌与炎性肉芽肿病灶内部强化方式和强化曲线在二组疾病鉴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乳腺癌病灶内部不均匀强化或边缘强化明显,中心强化低于边缘,曲线以Ⅲ型曲线为主;炎性肉芽肿组病灶内见范围不等无强化区或者在动态图像上可以观察到离心性强化和病变边缘逐渐模糊改变,强化曲线为Ⅱ型。
胸部影像学
Select
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CT、PET/CT表现及预后随访
雷 强,李新春,万 齐,邹 乔,余煜栋,包盈莹,王宇泽,梁结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20-62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CT、PET/CT表现的多样性及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MALT淋巴瘤患者的CT、PET/CT表现及病理资料,其中3例分别合并矽肺、干燥综合征及结核,4例同时有肺外受累。24例行胸部CT平扫及增强,2例行CT平扫,10例同时行PET/CT检查,1例仅行PET/CT扫描。结果:27例肺MALT淋巴瘤,单发3例,多发24例。27例CT均表现为肺实变,沿胸膜下或支气管血管束节段性分布,其中跨叶16例,不跨叶11例,其中24例见扩张型充气支气管,病灶边缘伴磨玻璃影或结节;同时其余肺叶伴有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多发磨玻璃影或结节18例。病灶密度均匀,4例见少许钙化。轻度均匀强化7例,中度均匀强化17例,18例见血管造影征。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4例。胸腔积液7例,胸膜增厚5例。11例病灶SUV范围2.5~14.4,平均为5.6±2.7;肺门及纵隔淋巴结放射性浓聚7例,SUV范围1.5~6.6,其中3例分别并泪腺、肝脏或股骨放射性浓聚,SUV范围3.4~6.8。21例随访,病情稳定或完全缓解18例,进展3例。免疫组化CD20及CD79a均阳性,CyclinD1均阴性,Ki-67阳性表达<20%。结论:肺MALT淋巴瘤的影像特征性表现为多发的结节及实变影,密度均匀,内有扩张充气支气管,18F-FDG高代谢,但确诊需靠病理学。
Select
肺内淋巴结薄层CT表现及其与胸膜下相似肺结节的鉴别诊断
吴光耀1,唐丽萍1,邓 宇2,吴重重3,熊婧彤4,伍建林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24-62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肺内淋巴结(Intrapulmonary lymph nodes,IPLNs)薄层CT表现特点,并与胸膜下相似肺良恶性结节CT表现进行对照,以提高IPLNs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收集多家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38例49个IPLNs资料,同期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75例80个恶性肺结节及经手术或临床证实28例33个良性肺结节对照研究;所有病例均经MSCT扫描并有1 mm薄层重建图像,分析比较3组间肺结节CT表现,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以P<0.0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组间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女性发病率明显较高(66.7%);IPLNs均位于气管隆突水平以下,肺下叶者(71.4%)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5);IPLNs平均直径(0.66±0.23)cm小于良恶性结节组(P<0.001),其CT值(32.9±66.1)HU明显高于恶性结节(-275.0±255.9)HU与良性结节组(-47.6±177.0)HU,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IPLNs形态以类圆形多见(69.4%)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5),其边界清晰锐利(98.0%)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01);IPLNs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及血管集束征均少于恶性结节组(P<0.001),但其细线状致密影(44.9%)明显多于良恶性结节组(P<0.001)。结论:IPLNs的CT表现具有相对特异性,大多可在术前作出或提示诊断;主要应与胸膜下相似的肺腺癌结节进行鉴别。
心脏、血管影像学
Select
UFPWV技术定量评价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兔的腹主动脉弹性
任 波,贺 鹏,唐 雯,熊 妮,顾 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29-63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超声UFPWV技术检测兔的腹主动脉僵硬度以探讨该技术在定量评价血管壁弹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45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两组,一组35只采用高脂饮食(HFD)诱导法建立动脉硬化模型兔,另一组10只采用普通饲料喂养作为对照组。第0周和第24周末对所有兔子进行UFPWV检测获取腹主动脉弹性参数PWVBs和PWVEs。第24周末对腹主动脉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有斑块的纳入斑块组,无明显斑块的纳入无斑块组。比较HFD组与对照组PWVBs和PWVEs及实验前后的自身对比,并进一步比较无斑块组、斑块组与对照组的PWVBs和PWVEs。绘制ROC曲线评价UFPWV在动脉硬化评估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第24周末HFD组PWVBs和PWVEs均高于对照组,且与第0周同组比较有明显增高(P<0.05);第24周末斑块组PWVBs和PWVEs均高于对照组和无斑块组(P<0.05),而无斑块组PWVBs和PWVEs均高于对照组(P<0.05)。PWVBs和PWVEs诊断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和0.892。结论:动脉弹性会随着动脉管壁僵硬度的增加而降低,在动脉硬化早期管壁形态学改变之前即存在弹性的改变。UFPWV技术能够成功检测出早期动脉弹性的改变,在动脉硬化评估中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Select
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股动脉血管重构及其#br# 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的相关性
丁阿娜,张宇虹,苏本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33-63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T2DM)股动脉血管重构及其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相关性。方法:将88例T2DM患者按病程分为2组:病程小于10年为B组(48例);大于10年为C组(40例);另有36例为正常对照组(A组);应用高频超声测量股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如有斑块形成,通过测量此处血管总面积(TVA)、管腔面积(LA)、重构指数(RI)判定血管重构类型;获得血清NLR。结果:各组之间股动脉IMT、NLR和RI比较:IMT和NLR:B、C组均大于A组,C组大于B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RI:B组大于A组(P<0.05),C组小于B组(P<0.05)。各组之间股动脉血管重构发生率及重构类型比较:重构发生率比较:B、C组大于A组(P均<0.05),C组大于B组(P<0.05);重构类型比较:B组正重构发生率高于A、C组(P均<0.05),C组负重构发生率高于A、B组(P均<0.05)。各组内重构类型比较:A组以血管无重构为主,B组血管正重构发生率高于负重构发生率,C组血管负重构发生率高于正重构发生率。IMT与NLR呈正相关关系(r=0.56,P<0.05)。结论:高频超声可以精确的评价T2DM患者股动脉粥样硬化血管重构以及与NLR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腹部影像学
Select
应用FibroTouch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肝脏脂肪变和#br# 纤维化程度及二者相关性
马丽雪,张宇虹,苏本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36-63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应用FibroTouch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肝脏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及二者相关性。方法:将92例T2DM患者按病程分为两组:病程>10年(A组)46例;病程≤10年(B组)46例,正常对照组(C组)46例。应用FibroTouch技术对肝脏脂肪衰减参数和肝脏硬度值进行检测,获得肝脏脂肪衰减参数和肝脏硬度值。结果:A组和B组肝脏脂肪衰减参数和肝脏硬度值均明显大于C组(P均<0.05);A组肝脏脂肪衰减参数小于B组(P<0.05);A组肝脏硬度值大于B组(P<0.05)。A组、B组脂肪衰减的程度较C组增加(P均<0.05);A组脂肪衰减的程度较B组减低(P<0.05);A组、B组肝脏硬度的程度较C组增加(P均<0.05),A组肝脏硬度的程度较B组增加(P<0.05)。T2DM患者肝脏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之间呈明显负相关性(r=-0.81,P<0.05)。结论:FibroTouch技术可以无创、方便、客观地评价T2DM患者肝脏脂肪变和纤维化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Select
双源CT双能量定量参数评价结肠克罗恩病活动度的可行性研究
王春龙,韩 丹,黄益龙,王元玲,董春梅,赵 卫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40-64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定量参数评价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活动度的可行性。方法:收集38例经临床表现、内镜、影像学和组织病理学综合诊断的CD患者,行CT小肠造影(CT enterography,CTE)双能量双期增强扫描。根据肠镜蒙特利尔分型定位病变肠段,病变肠段活动度采用简化CD内镜评分系统(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SES-CD)将其分为轻度活动期、中度活动期和重度活动期。比较动脉期、门脉期不同活动度病变肠段CT值、碘值、标准化CT值及标准化碘浓度(NIC)的差异,根据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获得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38例病例共53个病变肠段,其中轻度7段,中度26段,重度20段。不同严重程度病变肠段动脉期、门脉期4个参数值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大。除动脉期CT值外,双期各参数诊断重度CD均有较好效能,且门脉期均优于动脉期,门脉期NIC诊断效能最高,阈值0.59 mg/mL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0%、84.8%,AUC=0.858。结论:双能CT定量参数对评估CD病变肠壁严重程度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评价CD活动度提供依据。
Select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的影像诊断研究
闫 浩,秦幸茹,任 莹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45-64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AM)的影像特征表现。材料与方法:收集2012—2016年我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AAM且有术前影像检查的10例患者(女7例,男3例),对其临床、影像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6例病变发生于会阴及盆腔,其中3例跨盆膈生长,其余4例分别位于外阴、右侧大腿、腹膜后及回盲部。9例病变的最大径线为上下径。在7例增强CT检查中,3例轻度强化,4例明显强化,其中3例可见分层强化,1例可见钙化。在6例MRI检查中(5例为增强MRI),5例T2WI呈高信号,4例明显强化,3例可见分层强化。结论:AAM具有一定的临床及影像特点。生育年龄女性患者,位于会阴区或跨盆膈生长,T2WI高信号为主且具有分层影像特点的肿瘤对该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妇产影像学
Select
产前超声对11~14孕周胎儿颅脑畸形的诊断价值
邓凤莲,郭燕丽,段灵敏,薛雅方,刘建君,王 琰,田 甜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49-651.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在诊断11~14孕周胎儿颅脑畸形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产前超声检查发现的71例11~14孕周颅脑畸形胎儿的声像图特征、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63例超声诊断的颅脑畸形中无脑畸形17例,露脑畸形21例,脑膜(脑)膨出8例,全前脑17例。11~14孕周超声检查未发现的颅脑畸形8例,其中6例脑积水,1例全前脑畸形,1例脑膜膨出。63例11~14孕周颅脑畸形中合并其他系统或器官异常25例,占39.7%(23/63),其中17例合并多发畸形。结论:产前超声对11~14孕周胎儿颅脑畸形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重要依据。
肌肉骨骼影像学
Select
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痛性足副舟骨
张斌青,宋青凤,郭树农,郭会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52-65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对痛性足副舟骨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男11例,女21例)临床确诊为痛性足副舟骨患者的99mTc-SPECT/CT影像学资料及临床资料,分别计算同机CT、SPECT/CT显像对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不同方法的诊断结果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32例患者64只足,51只足存在副舟骨,其中痛性足副舟骨35只,均为Ⅱ型。同机CT诊断痛性足副舟骨的灵敏度是40%(14/35)、特异度是81.25%(13/16)、阳性预测值是82.35%(14/17),阴性预测值是38.24%(13/34)。SPECT/CT诊断痛性足副舟骨38只,其中假阳性3只;显示阴性13只,均为真阴性,SPECT/CT诊断痛性副舟骨的灵敏度是100%(35/35)、特异度是81.25%(13/16)、阳性预测值是92.10%(35/38),阴性预测值是100%(13/13)。经比较,SPECT/CT对痛性足副舟骨的诊断准确性高于同机CT显像(P<0.05)。结论:99mTc-MDP SPECT/CT融合显像可准确诊断痛性足副舟骨,有临床应用价值。
影像技术学
Select
PET/CT与PET/MR诊断恶性肿瘤的临床对照研究
孙洪赞1,杜思瑶1,辛 军1,陈忠维2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55-65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比较PET/CT与PET/MR所得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UVmax)的差异性和相关性,探讨PET/MR一体机对恶性肿瘤病灶半定量分析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方法: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全身PET/CT扫描的57例患者入组,(78±35)min后补扫全身PET/MR,所有病例均具有完整的临床或影像学资料,其中男22例,女35例,平均年龄(54±12)岁,扫描范围从颅顶至大腿根部,均采用GE公司的TOF-PET技术重建图像,结合融合图像在PET图像上勾画病灶和多处正常组织的ROI获得SUVmax,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两种技术SUVmax的差异性,Spearman相关分析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ET/CT共检测出97个高代谢病灶,PET/MR共检测出100个高代谢病灶,两者共同检测出96个高代谢病灶。在依次进行PET/CT和PET/MR扫描的情况下,病灶的PET/MR SUVmax显著高于PET/CT SUVmax(P<0.0001),大多数正常组织的PET/MR SUVmax显著低于PET/CT SUVmax(P均<0.0001),只有腰大肌的PET/MR SUVmax略高于PET/CT SUVmax,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6);PET/MR所得病灶与正常组织的SUVmax比值均显著大于PET/CT(P<0.0001);所有病灶的SUVmax具有良好的相关性(r=0.92,P<0.0001),所选取正常组织的SUVmax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肺r=0.64;肝r=0.87;脾r=0.73;腰大肌r=0.57,P<0.0001)。结论:肿瘤延迟PET/MR扫描所得的SUVmax较PET/CT明显升高,可能是由于PET/MR技术优势及恶性病灶自身延迟摄取葡萄糖所致。PET/MR与PET/CT的SUVmax高度相关,提示PET/MR一体机对恶性肿瘤病灶的半定量分析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Select
低管电压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下肢动脉CTA中的应用
刘 彬,高思喆,王传卓,畅智慧,郑加贺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60-66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联合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在下肢动脉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行下肢动脉CTA检查的患者4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22例。两组均采用管电流自动调制技术,A组(实验组)管电压采用80 kVp,造影剂75 mL,注射速率3 mL/s,使用全模型迭代重建技术;B组(对照组)管电压采用120 kVp,造影剂100 mL,注射速率4 mL/s,使用滤波反投影重建技术。测量腹主动脉分叉、股总动脉、股浅动脉中段、腘动脉近端及胫腓干的CT值和图像噪声,计算各部位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同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记录容积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对两组间测量结果和主观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血管腔平均CT值明显高于B组(P均<0.01),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较B组均明显增加(P均<0.01);A组和B组图像的主观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满足临床诊断;A组的容积CT剂量指数及剂量长度乘积与B组相比明显减少(P均<0.01),A组碘负荷与B组相比减少25%。结论:应用低管电压扫描联合IMR重建技术,能够获得良好的下肢动脉CTA图像,同时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和碘负荷。
综述
Select
冠脉CTA在冠脉支架评估中的应用进展
王一婧,杜恒鑫,侯 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64-667.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作为一项无创性影像检查技术,在冠脉支架术后随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虽然冠脉支架CT成像仍受限于线束硬化伪影与部分容积效应等,但随着CT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重建算法的逐步改进,CCTA的冠脉支架显示能力已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CCTA结合功能学技术可以提供不同的功能学指标,在解剖层面基础上又新增了功能层面上的评估,从而给临床提供了形态和代谢的综合信息。本文就CCTA在冠脉支架评价方面的影像学科研进展进行综述。
短篇论著
Select
CT测量硬腭与枕骨斜坡角度对诊断增殖体面容的价值研究
谭克平1,李 严2,李 军1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68-66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通过CT研究增殖体面容与硬腭枕骨斜坡夹角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确诊增殖体面容患者与36例正常检查者的CT图像,测量硬腭与枕骨斜坡前缘的夹角。结果:16例增殖体面容患者与36例正常检查者夹角平均值分别为62°和42°,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测量硬腭与枕骨斜坡前缘的夹角对诊断增殖体面容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儿童结节性硬化症心脏横纹肌瘤超声心动图诊断特点分析
张秉宜,查运红,李俊明,平 杰,张 玲,章晓锋,陈小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70-672.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儿童结节性硬化症心脏横纹肌瘤超声心动图特点,分析儿童结节性硬化症与心脏横纹肌瘤间的关系。方法:对已经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的75例患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患儿临床特征及其他相关辅助检查,分析心脏横纹肌瘤的发病特点及与结节性硬化症的关系,总结儿童心脏横纹肌瘤的超声心动图特点。结果:75例经临床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患儿中,合并心脏横纹肌瘤的有33例(44%),其中有6例为以超声心动图检查为首发,后经其他检查临床确诊为结节性硬化症。33例心脏横纹肌瘤的患儿中,按发病数目及部位统计,多发者26例,单发者7例,左室者28例,右室者5例,形态以不规则卵圆形稍强回声为其特点,多位于乳头肌上。结论:儿童结节性硬化症心脏横纹肌瘤发病率较高,当超声医生首诊发现心脏横纹肌瘤时,要首先考虑到结节性硬化症,辅以其他相关检查,尽早确诊该病。对每例结节性硬化症患儿均应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合并心脏横纹肌瘤,以免漏诊,以期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Select
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
胡晓燕,彭辽河,李 蕾,倪 茵,李 杰,朱 佳,邱大胜,丁九荣,周 静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72-675.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口服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在宫颈癌复发、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临床可疑宫颈癌复发、转移患者132例。所有患18F-FDG PET/CT常规全身显像后,口服40 mg呋塞米并多饮水,多次排尿,服呋塞米后约2 h憋尿充盈膀胱,再进行18F-FDG PET/CT盆腔延迟显像。评价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诊断宫颈癌复发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结果:132例患者经组织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105例肿瘤复发和转移。18F-FDG PET/CT常规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42.59%(23/54),特异性为98.72%(77/78),准确性为75.76%(100/132),阳性预测值为95.83%(23/24),阴性预测值为71.30%(77/108);18F-FDG PET/CT延迟显像诊断宫颈癌术后复发的灵敏度为98.15%(53/54),特异性为97.44%(76/78),准确性为97.73%(129/132),阳性预测值为96.36%(53/55),阴性预测值为98.70%(76/77);18F-FDG PET/CT常规显像与延迟显像对诊断复发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5例复发、转移患者中,因排除复发病灶累及临近器官、发现小于 1 cm的淋巴结转移灶及发现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因此临床放疗方案改变,占25.8%;因出现远处转移者放弃原来的治疗方案,采用姑息化疗,占16.2%。结论:呋塞米介入18F-FDG PET/CT双时相显像可提高宫颈癌复发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对宫颈癌复发后临床决策、治疗后随访及再分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病例报告
Select
超声诊断头静脉假性静脉瘤1例
李燕君,崔健嫦,张红环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76-677.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罕见巨大毛发胃石症1例
王 峰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77-678.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食管癌术后并发化脓性胆囊炎误诊胆囊癌1例
任荣荣,乔 飞,罗 容,石 睿,李 勇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78-679.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无基础病因的肝脏自发性破裂经TAE治疗1例
赵 莹,刘爱连,牛 淼,武敬君,徐明哲,刘永晟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80-681.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卵巢甲状腺肿1例
张翔辰,王红辉,曲 博,李海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82-683.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单纯硬脊膜外海绵状血管瘤3例
罗欣欣,耿左军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8, 29(9): 683-684.
https://doi.org/10.12117/jccmi.2018.09.0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公告
更多...
下载中心
更多...
作者投稿指南
本刊投稿介绍信模板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论文著作权转让协议书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稿约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
在线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