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梅;郭启勇;孙羽中鹏;马春梅;陈胜利
. 2006, 17(6): 331-334.
目的:通过ROC分析,以及按病变部位、性质进行的亚组分析来评价US、CT和MRCP对胆胰系疾病的诊断价值,并简要介绍ROC的原理和应用。方法:收集疑胆胰系疾患接受MRCP检查患者105例,其中同时做US检查者65例。另有同期CT资料59例,其中同时做US检查者31例。每诊断一处病变计作一次诊断过程。病理检查、术中所见或临床、实验室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盲法与金标准对比,计算出各诊断方法的真阳性率和假阳性率,ROC分析其诊断效能。同时按病变部位、性质分别计算MRCP、US及CT的敏感度、特异度和似然比等指标,进行比较显著性检验统计。结果:ROC分析显示,MRCP的曲线最靠近左上角,US次之,CT在最下面,三者的曲线下面积(AZ)分别为0.985,0.981,0.901,均>0.9,MRCP与CT间离均差(Z)为0.75,双侧P>0.25。MRCP、US和CT诊断胆胰系恶性占位、结石的敏感度分别为100%、83%、82%;92%、71%、76%。经检验,MRCP与US和CT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胆总管结石3种方法差异较显著,敏感度分别为92%、39%、62%,经检验MRCP与US有显著性差别(χ2=17.412,P<0.001)。结论:ROC曲线分析是比较、评价2种或2种以上影像诊断方法效能差异性的客观标准。MRCP在诊断恶性胆道梗阻、胆道结石病变中较CT和US具有高的诊断效能。